近年来,垦利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产业链构建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壮大主体,培育载体,提升水平,强化支撑”的思路加快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成效显著。
一是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委托中国农科院等国内知名规划机构,统筹编制了《垦利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示范引领、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产业振兴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粮食、经济作物等播种面积更加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逐步提升,根据农时进行农产品例行抽检,保障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物联网、农业智能装备初步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万得福、一邦、景明等30余家企业开通网上销售平台。打造了具有黄河入海鲜明文化特色的海洋新六产示范基地,建成了全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底播贝类苗种20亿单位。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作用突出。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40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社19家),家庭农场576家(省级示范农场8家,市级48家),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2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之星”选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育等工程,全区农村实用人才2027人,“乡村之星”58人,高级农民职称1人,中级8人,初级14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初级)112人,培育高素质农民722人。
三是产业升级成果明显。全区黄河口大米、大闸蟹、海参、莲藕种养基地分别达到23万亩、40万亩、12万亩、6万亩,年产“黄河口大米”6.5万吨,产品销售增值4.1亿元,品牌效益明显。年产大闸蟹6000吨,产值6.2亿元,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19.92亿元。沿海增养殖面积58万亩,建成省级海洋牧场—康华海洋牧场和全国面积最大的单片海参滩涂养殖区。黄河口大米、黄河口大闸蟹、垦利莲藕等十种特优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黄河口大闸蟹特优区入选山东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黄河口莲藕、A2牛奶成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指定食材。以东营市美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农业企业获得了农产品出口权,莲藕、食用菌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依托天邦汉世伟等龙头企业,推进实施总投资近70亿元的天邦集团拾分味道种养加一体化等4个重点项目。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建立了小麦院士工作站等农业科研机构,建成海跃公司赵法箴院士工作站和景明公司桂建芳院士工作站。
四是品牌推动效应逐步显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稳步向好。建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制,覆盖全区228个行政村、60处主要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建成市级农产品标准化基地10家,省级农产品标准化基地9家,成功创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75个,面积28万亩。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8个,黄河口农产品企业品牌30余个,农产品注册商标97个(其中著名商标4个)。编制黄河口大米省级质量标准以及小麦、莲藕种植规程。
五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良好起步。依托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万亩稻田文化景观等“新六产”项目,发展“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以黄河口大闸蟹美食节、红光赶海节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20余处,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72亿元。万得福、惠泽大闸蟹等20余家企业开通网上销售平台,全年网上销售额达2141万元。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建设全区农业大数据平台。现有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6家,市级“新六产”示范主体16家。探索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国有公司+社会化服务+订单农业”模式,新注册组建合作社35家,首季达成水稻、玉米、大豆等托管面积2.8万亩,惠及55个村、7200余农户。
转发0评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