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葡萄套袋技术,是葡萄优质化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葡萄套袋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各种病害的直接侵染和危害,减轻农药对果实的污染,提高果实的安全质量,同时对果实的成熟期和色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葡萄套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选用优质的葡萄专用果袋,不要使用低档的劣质果袋。劣质果袋纸质差,不耐风雨淋、日晒,极易破损渗水,造成生理裂果。雨水带的病菌易产生烂果,有的果袋会灼伤幼果。因此,葡萄套袋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专用袋,所以购买时一定要认真检查果袋的质量。
要根据品种、栽培方式、架式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果袋。不同品系的品种对果袋透光率的要求有所差异。欧美杂交种葡萄着色时,需要大量的散射光。多数巨峰系品种果穗套袋,袋内散射光充足,对果穗着色影响不明显,对果袋透光率要求较低,故一般木浆纸均可适用。欧亚种葡萄着色时,需要大量的直射光,在果袋选择时,应选择透光率较好的果袋。
根据品种选用果袋,还应根据果实颜色选用不同颜色的果袋,一般绿色系列品种最好选用绿色袋,红、紫、黑色品种最好选用浅色或白色袋。在栽培方式上,大棚和避雨栽培,光照强度减弱,影响果实着色,但日灼较轻,选用果袋应选择透光度较好的果袋。不同架式、果穗所处位置不同,接受的光照强度也不一样,因此,可根据果穗不同位置选用不同要求的果袋,如棚架,应选用透光度好的果袋。
二、套袋时间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决定适时的套袋时间。套袋应贯彻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坐果后经整穗,有的品种可进行疏果,果粒长至豆粒大小,大约花后15~20天即可套袋。迟套袋易受炭疽病等病菌的侵染,大棚和避雨栽培的葡萄与露地葡萄相比,可适当推迟时间。
三、套袋前的药剂防治与套袋方法
套袋前应注意用准这几次药:
(1)花前1周内最好3~4天,进行药剂防治,内吸性杀菌剂加保护性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代森锰锌(络合型)800倍,主要防治黑痘病、穗轴褐枯病,巨峰系品种这次药尤为重要;
(2)开花后1周内进行药剂防治,主要药剂有:苯醚甲环唑2500倍+嘧菌酯1500倍;
(3)间隔7天左右进行花后第二次药剂防治,主要药剂有抑霉唑1500倍+嘧菌酯1500倍,这次药打完后晾干立即套袋。
药剂使用不当套袋后容易造成灰霉病等病菌的侵染。套袋的几个关键技术一定掌握好:
(1)套袋前,先把手洗干净,最好用酒精杀菌;
(2)套袋时手尽量不要抓握果穗;
(3)果袋一定撑开后再套到果穗;
(4)果袋一定把果穗全部套进去,袋的最上口一定与枝蔓吻合,防止雨水进入感染病菌;
正确做法是:
套袋应根据果穗大小选用不同号的果袋。套袋时,要先将果袋口撑开,从下往上将果穗套入袋内,然后将袋口从两边往中间果轴处折叠,袋口紧贴枝蔓,用袋口的铁丝将袋口扎在穗轴上,松紧要适度,不可太松。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套袋过程。
四、套袋后检查
发现破袋、鼓袋(袋底口不通气)要及时更换补套。脱落和袋口松开的,要及时重新扎紧。同时,要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套内有无病菌侵染,如发现有病害发生,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宫磊、王咏梅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转发0评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