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次级耕作措施,又称表土耕作措施,是在初级耕作措施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消灭杂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播种出苗和生产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次级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
耙地是收获后、翻耕后、播前或播后苗前、幼苗期采用的一类表土耕作措施。不同场合采用耙地的目的不同,工具也因之而异,深度一般为5~10cm。耙地的作用一是平整土地,耙碎坷垃,二是破除板结,三是破碎根茬,四是混拌土壤、农药和肥料,达到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播种质量的目的。耙地的方式有顺耙、横耙、斜耙、对角线耙等。
耱地的作用是进一步碎土和平整地面,轻度镇压等,并形成干土覆盖层,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整地质量。对盐碱地耱地可以减少和防止返盐,播种和镇压后破除板结也常采用耱地措施。耱地一般作用于表土,深度为3cm。耱地多用于半干旱地区旱地上,也常用在于旱地区灌溉地上,多雨地区或土壤潮湿时不能采用。
中耕是在农田休闲期或作物生育期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能使土壤表层疏松,能很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地面蒸发,可以为作物的后期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在湿润地区,或水分过多的地上,中耕还有蒸散水分的作用。中耕还可以调节地温,尤其在气温高于地温时,能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中耕松土可改善水分、温度和空气状况,从而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消灭杂草是中耕的重要任务,中耕可以铲除草株和繁殖器官,减轻杂草的危害。中耕次数应根据作物种类、作物生长状况、杂草数量、土质、灌溉条件确定。作物生育期长、封行迟、杂草多、土质黏重、灌溉地,中耕通常需进行3~4次。中耕深度应遵循“浅、深、浅”的原则,即“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
镇压又称为压地。播种前或播种后镇压的目的是压实土壤,减少过多的大孔隙,增加毛管孔隙,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和防止水分蒸发,促进毛管水上升。另外镇压也有一定的碎土作用。镇压一般作用深度为3~4cm,重型镇压器可达9~10cm。镇压是一项良好的技术措施,如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水分的大量蒸发。所以应用时应注意在土壤水分含量适宜时镇压,过湿则会使土壤过于紧实,干后结成硬块或表层形成结皮。
起垄可增厚耕作层,有利于防风、排涝、抗旱、防止表土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压埋杂草等。按70cm垄距计算,垄作可比平作增加33%表面积和延长太阳直射的时间,因而在相同的面积、相同的日照时数条件下,垄作比平作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因此白天温度上升快、温度高;而由于表面积大,夜间散热快,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垄作由于垄体紧实和有残茬构成降低风速的障碍物,同时可以截留风中携带的土粒。在坡耕地上横坡起垄或等高线起垄,可以创造人为小平原,具有明显的防水土流失作用。
我国农业生产中常见平畦和高畦两种。北方水浇地上种小麦做平畦,畦宽2~4m,为播种机宽度的倍数,畦长不等,四周做宽约20cm、高15cm的畦埂。灌水时由畦的一端开口,水流至畦长80%位置即关闭水口,让余水流到畦的另一端。南方种小麦、棉花、油菜、大豆、蔬菜等旱作物时常筑高畦,畦宽2~3m,长10~20m,四面开沟排水,防止雨天受涝。
转发0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