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近日,在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大崔网格,1000多亩大葱迎来了收获季。绿油油的葱田里,自动收割机来回穿梭,近百位工人打捆装车,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田园新画卷。
走进大崔网格,葱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工人们熟练地将大葱捆扎整齐,码放在地里,随后有条不紊地装车。机器加持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抓住了宝贵的上市时间窗,让田间的“夏葱”得以新鲜直达市场。
“我们的大葱冬种夏收,错峰上市,这个时候的大葱品质好,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效益很可观。明年,我们计划再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农户参与进来,带着他们一起增收。”大崔网格党支部书记崔岩忠说。
葱田里,密布的滴灌管网如同田间的“毛细血管”,配合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精打细算”与土地轮种的“无缝衔接”,合力保障土地高效产出,亩均收益较单一种植提升超30%。
“使用收葱机械比传统人工效率提升了整整四倍,机械20分钟能完成一亩地,合算下来,一台机器能代替50名人工。更重要的是,使用机器后,每亩人工成本大幅降低50%。”大崔网格种植大户赵献凯说。
近年来,大崔网格依托连片土地优势,整合农田资源,有力推动蔬菜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们依托便利的种植条件,因地制宜调结构、建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将大葱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品种更新和品牌打造,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茌平区振兴街道朝阳社区党委书记胥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