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粮食、蔬菜一个都不能少

吉农科教云

2025-01-17 16:2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享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榆树市,多年来在棚膜经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银和实打实的支持政策,棚膜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在去往进步村的路上,农用车满载着一筐筐的西红柿齐齐地奔向一个地方——五棵树镇西红柿三产融合产业园,在这里,卸货、称重、付款一气呵成,当场收货当场结账;另一旁,装箱、打包,装车同时进行,准备发往江浙等地。

  村书记王龙生告诉笔者,进步村主要种植西红柿,一开始就是个别户摸索着种,慢慢地大家看到效益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植西红柿,有条件的村民到山东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到后来,建大棚国家还给补贴,大家的积极越来越高。

图片

  在进步村的带动下,五棵树镇的棚膜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镇共建大棚2365栋,其中标准大棚2296栋8900亩、温室69栋100亩。农业农村部在这里建设国家定点蔬菜批发市场,预计2023年五棵树镇棚膜产业可创产值8.7亿元、利润5.4亿元。

  走进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放眼望去,连片的棚室尽收眼底,“中国北方蔬菜生产基地”几个大字格外显眼。登上观景台,村书记王春庄指着一栋栋大棚说:“我们村有标准化棚膜蔬菜园区7个,蔬菜大棚1061栋,年产蔬菜6万多吨,年产值将近1.6亿元,全村人均纯收入3.9万元,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北方蔬菜生产基地’”。

图片

  作为榆树市“菜田”区,北沟村投资2.1亿元建设了三产融合示范园区,配套建设吉鲜冷链项目,园区形成集棚膜蔬菜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在村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领下,村民们也积极加入到棚膜产业当中来,自建棚室、自己种植、自己管理蔚然成风,全村5个自然屯770户农民,共建设标准棚膜蔬菜园区7个、蔬菜大棚1061栋,年产蔬菜6万余吨,年产值超1.46亿元,实现了屯屯有园区、户户有大棚的规模化发展,北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八号镇因北沟村特色蔬菜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吉林省西红柿之乡”。

  进步村和北沟村的棚膜经济发展是榆树市的缩影,经过多年不断深耕,榆树市温室、大棚面积发展到7.3万亩,30亩以上棚膜园区发展到116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1个,省级园区29个,产量90万吨,年产值实现31亿元。

  • 来源: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4

农友8759

2025-01-24 12:16

66688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52

2025-01-17 19:52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591

2025-01-17 19:29

特色产业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5-01-17 17:51

好好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