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菜农反映,黄瓜上出现一种新型的霜霉病,与原来的表现和危害不同。
发病症状
不是原来那种发病初期受叶脉所限的单个明显的病斑,不是原来叶片背面有灰黑色的稀疏霉层,而是受叶脉所限的密布的小病斑,病斑连片发生,叶片背面的霉层是明显的灰黑色,比原来病斑的霉层颜色深且表现密集。
目前发生的这种情况,菜农更加形象地称为“黄霜”或“小点霜霉”,其实这是霜霉病抗性的体现,称为“抗性霜霉病”。
发生原因
品种的更新和种植茬口的密集进行,以及药物的频繁使用,导致霜霉病抗性增强。温度忽高忽低,导致棚室内湿度增大,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措施
根据目前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菜农在管理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品种选择不能只注重产量和品质,也要重视抗病性,要选择整体抗病性强的品种。
根据天气变化,做好棚室的温湿度管理,尤其是温度忽高忽低时节,更要注意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合理留瓜,适当喷洒叶面肥。一次性留瓜不宜过多,使植株健壮生长。喷洒功能型叶面肥,增强叶片的抗病性能。
另外,合理选择和复配药剂进行防治。菜农可选择烯酰吗啉、氰霜唑或甲霜灵等药剂复配,发病严重的棚室连续喷洒2次-3次,3天-4天喷一次。喷洒药剂时,菜农可在每桶水中加50克的白糖或葡萄糖,调节叶片碳氮比,提高药物的防效。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