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白fen病常年发生,危害果实,如何有效防治?

种植一点通

2025-03-20 11:1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桃白fen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温暖干旱条件下严重发生,除桃树外,还可危害核果类的其他树种。

一、病原

桃白fen病有两种病原。一种是三指叉丝单囊壳菌,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危害桃叶,也可危害幼梢,其寄主还有李和樱桃。另一种是桃单壳丝菌,主要危害果实。

二、危害症状

桃叶片染病后,正面产生边缘极不明显的褪绿性淡黄色小斑。斑上着生白色粉状物(为分生孢子、菌丝和分生孢子梗),病叶呈波浪状。夏末秋初,病斑上常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子囊果)。病叶常提前干枯脱落。果实以幼果较易感病,病斑圆形,被覆密集白fen状物,果形不正(常呈歪斜状)。

三、发病规律

该病菌菌丝以寄生状态潜伏于寄主组织上或芽内越冬;子囊果是白fen病菌越冬的重要形态,一般在落叶上休眠存活。次年早春,在寄主发芽至展叶期,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随气流和风传播,形成初侵染。

在一般年份,桃白fen病以幼苗发生较多、较重,大树发病较少,危害较轻。砧木品种间感病差异很大,以新疆毛桃抗性最差,发病最重。桃白fen病病菌对硫及硫制剂很敏感。

四、防治方法

1、增强树体抗病力。注意氮、磷、钾配合施肥,多施钾肥及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控制氮肥用量,避免徒长,增强树体抗病力。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并予以深埋,同时进行药物喷施,药剂推荐:粉锈宁、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吡菌酰胺、肟菌脂、啶酰菌胺、醚菌酯等药物配合适合当季的杀虫杀菌剂。

3、消除病源。桃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除桃园落叶、枯枝和病果,并集中烧毁或结合施肥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在芽膨大前期,喷洒石硫合剂,可消灭越冬病菌。石硫合剂对该病防效颇佳,但夏季气温高时应停用,以免发生药害。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9

郑冲锋

2025-03-23 10:02

老师讲的很重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082

2025-03-21 09:39

老师讲的非常详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3-20 19:52

99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131

2025-03-20 17:35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程敏辉

2025-03-20 16:40

增强树体抗病力,杜绝病源。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066

2025-03-20 15:32

桃白粉病只要重视,很好防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787

2025-03-20 15:03

14725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787

2025-03-20 15:03

25836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787

2025-03-20 15:03

14736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