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西昌市安宁镇的葡萄迎来了丰收,但不少种植户却喜欢将葡萄运往当地的鑫亿农业冷链物流中心储存。“冷库可以帮助农户实现错季销售,提升其收益。”西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冷链物流建设关乎农产品品质和农民的“钱袋子”。“十四五”期间,四川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初一公里”,进一步助力“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户增收、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
农产品仓储冷藏设施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集中上市期存不了、放不得、价低贱卖等问题。2019年以来,四川累计投入资金14.5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近30亿元,全省累计新增库容量118.5万吨,基本能够满足全省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对冷藏保鲜设施的需求。“农产品保鲜贮藏期平均延长60天以上,腐损率降低10%以上,果蔬平均可溢价增收20%以上。”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
农产品仓储冷藏设施建成后,高效运行、产生效益是关键。四川的做法是倡导资源共享,避免出现冷库“用一天闲一年”现象。
金堂县官仓街道爪龙溪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与成都金秀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建的1200吨低温库,主要用于蔬菜保鲜储存。“每年6月至11月存放毛豆、鲜食玉米、茄子等,12月至次年5月存放白花菜、豌豆尖等,实现全年不闲置。”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市北川县在全县推广“一库多用”“共享冷库”模式,猕猴桃种植户每日电力成本由原来的40-50元下降到5元以内。此外,攀枝花市东区、绵阳市游仙区、内江市资中县等地开展冷库多主体联建联营,节约装卸场、电力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成本1/3以上。
绵阳市支持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保鲜库,预计每村每年保底收益不低于3万元;西昌市运用“村集体、社会资本、农户共同出资”模式建设冻库,项目年纯收入100万元、入股村民每股每年分红1600元;巴中市南江县引导项目业主易地建设,通过租赁、流转等方式有效盘活村级闲置资产……以农产品仓储冷藏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四川还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路径。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内已有近50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土地资金、农机农资、闲置资产、产业基金等参与项目建设,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造血功能”,也通过就近务工、提升农产品销售价等途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预计到明年年底,四川将基本形成县乡村“一张网”和产贮销“一条链”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提升果蔬、肉类、水产品产地冷链综合低温处理率。接下来,四川将聚焦延链补链提质效,持续推进“十四五”后半程产地冷链物流发展。构建以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关键枢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为重要平台、田头冷藏保鲜设施为基础支撑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有效发挥冷链物流在支撑农产品上行、跨季节跨区域供应、消费升级扩容、减少流通环节损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转发0评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