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到2019年,20年,158本扶贫笔记,记录了浙江脱贫攻坚的奋斗史;20年,7000余天奋战脱贫攻坚战线,走村串户扶贫,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实干精神和为民情怀。
衢江区农业农村局扶贫干部余永宜坚守“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承诺,用真心、真情为脱贫出实招、干实事,将每一项帮扶举措落实到最需要的家家户户、角角落落。他身上所展现的不畏难、敢担当以及奉献创新精神,是“红船精神”在扶贫领域的生动实践。
“把自己当穷人,把低收入农户刻在心里”
“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把自己当穷人,这样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精准解决需求。”余永宜常常这样说。余永宜出身农家,小时候家里吃不饱,经常看到父亲不得不东家西家去借粮,所以对贫困农户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亲近感,对扶贫工作有独特的情怀。乌溪江库区包括湖南、举村、岭洋、黄坛口4个乡镇,2003年末人口2.9万,当时看天靠地吃饭的库区人,年人均收入仅2100元,深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困扰。让余永宜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位村支书的妻子夜晚突发疾病,生命停止在了送往大坝的船只上;一村民一大早去乡政府所在地理发,采购生活必需品,傍晚时分才回到家。做好库区群众脱贫工作,是余永宜最牵挂的事。
2004年春节,余永宜回老家龙游陪父母过年。刚到家,区农办领导电话“追”来了:“下午回单位商量乌溪江库区群众异地脱贫规划。”余永宜匆匆扒了几口午饭便赶回单位,窝进办公室,撰写搬迁方案。这是孝子余永宜第一次没有陪父母过年。正月初八,上班第一天,他赶出了乌溪江库区异地脱贫规划。
当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的战略决策,拉开了全面推进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序幕。调研库区群众搬迁意愿、搬迁小区规划选址……在余永宜的扶贫笔记中,和库区搬迁相关的内容超过数百页。
异地搬迁选址从云溪乡到工业较发达的廿里镇,从农户自建联建房到统一建设公寓房,余永宜参与调研、选址、项目建设方案制定,开展安置农户选房抽签等工作,不停奔波。“老余常常是白天下乡调研,晚上回到办公室修改材料到深夜。”当年和余永宜一起做搬迁工作的库区乡镇干部毛明华说。
2004年以来,衢江累计异地安置1万多名库区农民。廿里镇和美村是乌溪江库区群众安置小区之一,有居民833户。村民邱益红2013年8月搬迁下山,如今住进了三层楼的联体排屋。“从没想过到山下来住这么好的房子。”邱益红说,搬迁之前,她常常为生活、子女上学的事发愁,如今孙子、孙女在家门口上学,子女在附近工厂打工,她自己年收入也有5万元。但她也有着“幸福的烦恼”:小区居民有小轿车600多辆,每天都在为停车问题伤脑筋。
一部分库区群众下山脱贫,一部分仍在库区发展产业脱贫。余永宜不停奔走,推进库区乡镇经济发展。毛竹笋干加工、白茶基地、民宿……余永宜多次调研,为岭洋乡赖家村“造血”。“这个村有啥缺啥,都是余永宜进村看、问、想得最多的事。库区老百姓原来土法加工笋干,有三分之一会烂掉,余永宜帮村里协调资金、引进设备,使这个村每天可加工500公斤笋干。”村支书邱小勇说。
“他把自己当穷人,把低收入农户刻在了心里。”毛明华说。
“工作上,他是干劲满满的‘80后’”
在同事眼中,余永宜是衢江扶贫领域的“活字典”,对各乡镇的扶贫工作如数家珍,也是一位好说话、热心肠的老师:政策吃得透、农户情况熟,有啥难事一请教准能迎刃而解。
同事杨晓平说,有次晚上10点多向余永宜求助改材料,他二话没说就打开电脑。这份材料最终修改了十几稿才定稿,连标点符号都一一改正。
然而,在有些人眼里,老余却很不好说话。
同事吴雨土记得,有一次,验收一条机耕路,两公里长,老余拿出皮尺一点点量过去,发现少了180米。“差一米都不行!”他当场翻脸,要求施工方必须补足。
吴雨土还记得,一次去库区乡镇做下山搬迁人口核查,到了下班时间还差一个村的工作没做好,老余硬是拉着他把剩下的农户全走了遍,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工作较真的老余还真有点烦。”吴雨土笑着说。
在撰写调研方案时总是一次又一次修改精益求精,计划推进中屡屡提出修改意见,在项目检查时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当天的事一定要当天做完……余永宜严谨、较真、不留情面。
对于安置小区建设的规划,余永宜多次走访征求农户意见,从厨房的位置到大门的宽度,一一提出建议,认真程度可见一斑。为了帮助库区村庄开展在板栗树上种铁皮石斛的扶贫项目,他不但提建议,联系扶贫项目资金,更拉来农场主指导种植技术。认真的工作态度打消了村民的顾虑,感动了一起工作的村干部。正是这种实干精神,才保证了工作做实做细。
“让他为我买点吃的,说一个月他都买不回来,但说起工作上的事,再小他都记得请清楚楚。”每每说起老余,妻子总是眼眶泛红,抱怨中充满了心疼。他说,丈夫患有痛风,一次在医院挂针时,说话都没力气,但一接到单位的电话,立马拔了盐水针往单位跑。“有时半夜醒来,想到工作思路,马上跑到客厅里摊开笔记本记录下来。”
“我是‘80后’小余。”因在1980年后参加工作,余永宜常常调侃,自己也算得上是位“80后”。而在同事眼中,工作时的余永宜干劲满满,就是一名“80后”。
每天都要反思,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善于反思,是余永宜扶贫工作的又一特点。调研结束,他常常回办公室,翻开笔记本,记录下当天发现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建议。办公室里的一个旧取暖器见证了他多年加班记日记、撰写调研方案的经历,这个取暖器2007年使用至今,陪伴他一个又一个冬日加班的夜晚。
2004年启动实施库区异地安置工程之初,因未及时宣传到位,有村民对乌溪江库区群众下山脱贫安置政策产生误解。余永宜作了深刻反思后,制作了“明白卡”,将相关政策罗列在这本小册子上,发到每户村民手中,方便他们理解政策。廿里镇和美村安置小区建设时,他制作了“楼书”,小区户型及相关政策简明易懂,让整个安置过程公开公正。
心怀群众的余永宜,反思出的创新对策也总能让群众受益。
如何降低老百姓享受政策的成本,让国家的好政策真正惠及民心?2017年1月,“最多跑一次”改革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同年3月,余永宜在全省健康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思路,实现受益低收入农户“一次不用跑”、零成本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该项经验在全省推广。
为让“雨露计划”实现应享尽享,余永宜创新办法,要求村干部通过告知农村孩子家长,让孩子打电话来找,从中筛选符合政策的学生。“一方面是低收入农户自己不清楚孩子的学校信息,一方面是补助的钱躺在银行里睡觉。”老余解释说,只有与孩子联系,才能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享受政策,在补助到账后,由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农户,能让扶贫资金及时被利用。
“不断总结反思、找准短板,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在余永宜看来,扶贫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摸索、提升的过程。多年来,“我反思一下”成了他的口头禅。
反思、实干、善干……20年,余永宜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思量,将扶贫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转发0评论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