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兴,则产业旺;产业旺,则百姓富。近年来,临夏州广河县抢抓“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和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全力破除制约群众发展的“肠梗阻”问题,让一条条“牛羊出山路”变身“乡村振兴致富道”。
日前记者来到水泉乡排套村,村民马进华看着正在施工的道路满脸期待。令人感动的是,和马进华一样,从1.8公里长的产业路拓宽工程启动以来,经过村两委的多次入户动员,沿线村民们主动让出自家土地,未要一分补偿款。
排套村是广河县水泉乡一个典型的牛羊养殖村,但原有3.5米宽的村道多年来无法满足运输需求。每逢收获季,大货车无法进村,养殖户只能用小三轮多次转运。
同时,过去的排套村一到下雨天,村内道路的雨水收集问题也成了村干部一直关心牵挂的问题。今年借助广河县东西部协作乡村建设项目,村两委将道路拓宽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如今项目已经顺利施工。
临夏州广河县水泉乡排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海俊说:“我们排套村是一个典型的养殖村,其中60%左右的群众收入来源都是牛羊养殖。这几年一到牛羊出栏的集中期,道路就成了制约群众往外销售的障碍,狭窄的村社道路限制了大卡车的自由出入。今年刚好县上有东西部协作乡村建设项目,我们通过上报争取到了这个项目。接下来我们积极配合施工方,争取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这条产业路的拓宽不仅解决了牛羊运输难题、村社道路雨水收集难题,更将串联起广河县的牛羊养殖基地、饲草加工厂和冷链物流中心。
一条路的宽度,丈量的是民心的温度。这些由200多户村民‘拼’出来的产业路上,我们看到了‘我要振兴’的集体觉醒。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转发0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