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也叫褐斑穿孔病,是甜樱桃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出现褐斑、穿孔,提早脱落,影响树势和第二年果实产量;严重时甚至全树落光,导致秋季开花和新叶的产生,下年几乎绝产。
近期,受台风“黑格比”影响,甜樱桃主产区将迎来强降雨,高温高湿的环境可使褐斑病大面积发生流行,一定要及时防控。
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形成多个针头大小的紫色小斑点。
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褐斑,边缘变厚呈红褐色至紫红色,隐约有同心轮纹。
中后期,病部逐渐干燥、皱缩,破碎、穿孔,开始黄化,局部形成绿色斑驳斑。
后期整叶发黄,叶柄着生处产生离层,病叶大量提前脱落。
①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叶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年随着气温的回升和降雨, 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叶片、新梢。
②该病一般5~6月开始发病,8~9月进入发病盛期,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时发病迅猛,由于潜育期短,又能反复侵染,后期一场降雨就会形成一个高峰。
③不同叶龄的叶片其感病能力也有较大差别,一般病原菌多侵染老叶片,幼嫩叶片受害较轻。
④除去环境因素,樱桃采收较早,而采后失管,不注重树势恢复与用药保护,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一部分原因。
加强清园工作,减少病原基数:带有病菌的落叶是翌年褐斑病发生的根源,在进入落叶期后,要及时清扫干净这些落叶;萌芽前,树体耐药性强,可喷布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进行消杀灭菌。
生长季适期防控:重点抓好谢花后、采收前后、7~8月份降雨前后这几个关键节点。谢花后到采收前,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树体枝繁叶茂,增加了病菌侵染繁殖的机会,可结合叶面追肥及其他病虫的防治,打2~3次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咯菌腈等;采收后到降雨来临前,打一次波尔多液,尤其是喷好树冠下部及内膛叶片;7~8月发病高峰期,药剂应保护与治疗并重,可选用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肟菌·异菌脲等。
樱桃褐斑病关键还在于预防,在于杀菌剂的喷施,特别是雨水较多年份,一定更加注重病害的预防,出现病害及时防治,减少病菌蔓延。
注重树势培养,科学田管:重视夏剪,疏除旺长枝、交叉重叠枝等,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科学追肥,增施有机肥,生长季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等功能性肥料;旱淋涝排,加强采后树体的护养。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转发0评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