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经常种植花生的农民朋友应该知道,种植花生要想实现高产增收,花生从苗期到成熟采收前打3-4遍肥药组合(大部分地区是打三遍叶面肥+杀虫杀菌剂)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不过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习惯打3遍。在花生种植过程中的这3-4遍肥药使用,也许很多农民朋友对此并不太清楚,也许很多农民虽然知道花生种植上的这项管理且知道去做,但在花生每次喷打肥药的最佳时间把握上,在花生每次喷打肥药的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的种类选择搭配上,可能掌握的并不是准确合理。
花生这3-4遍肥药可不是随便喷一喷、打一打就能行的,因为每次喷打肥药的目的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次喷打肥药时都需要选择不同的肥药种类、搭配不同的肥药配方,不论是叶面肥,还是杀虫剂、杀菌剂,或者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全都是要严格按照花生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对各类养分的需求状况,各个时期需要重点防治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合理选择搭配的,否则即使不论在花生喷打几遍肥药,也都不会有好效果。
简单地来说,花生第一次喷打肥药的最佳时间是从苗期到开花前(初花期),主要目的是为了促根壮苗、防病防死棵,花生第二次喷打肥药的最佳时间是盛花末期到结荚期(下针期),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花促荚、控旺防病防倒伏,花生第三次喷打肥药的最佳时间是果荚膨大期(成熟采收前20-25天),主要目的是促进果荚膨大饱实、减少烂果烂荚瘪荚、预防叶部病害、避免早衰减产。关于花生上的第四次喷打肥药(主要是喷叶面肥),主要目的是增加营养供应预防花生出现早衰,到底需不需要喷打,这就需要大家根据自家花生最后生长阶段的长势情况灵活把握了,长势好、不脱肥、不早衰的可以不打,长势差或有脱肥早衰现象的则尽量喷打一次。
一、花生初花期时喷打第一遍肥药的方法
花生上的第一遍肥药,一般在花生的初花期(也就是花生即将开花前)打药最合适,当然也可以从花生出苗后2周到开花前的这段时间喷打,这遍肥药喷打到花生上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一个是为了促进花生新根生长(促根壮棵),一个是促进花生更好的分化花芽(为后面开花授粉下针结荚打好基础),一个是减少苗期病害、避免烂根死苗死棵(花生苗期容易发生白绢病、根腐病等大量死苗死棵)。
花生上的第一遍肥药,每亩地一般采取磷酸二氢钾(40-50克,促根促苗壮棵)+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6-8毫升,促进养分吸收、改善苗情)+含硼叶面肥(如15-20克四水八硼酸钠,促进新根生长和花芽分化)+含钼叶面肥(如10-15克钼酸铵,促进根瘤菌生长与菌群形成)+杀菌杀虫剂(如10毫升甲霜恶霉灵+8毫升苯醚甲环唑)的肥药配方,然后每亩地兑水40斤左右全田喷打。
除此之外,花生喷打第一遍肥药时,其他诸如恶霉灵、吡唑醚菌酯、精甲•咯菌腈、苯甲•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噻呋酰胺、阿维哒螨灵、噻虫嗪、吡虫啉等杀菌剂杀虫剂,也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的药物。
二、花生盛花末期喷打第二遍肥药的方法
花生上的第二遍肥药,一般在花生的盛花期后(也可以在花生下针期)打药最合适,当然也可以从花生盛花期过后3天到结荚期的这段时间内或者在花生苗株长到35-40公分高的时候去喷打,这遍肥药喷打到花生上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一个是增强花生苗株健壮度和增强花生综合抗逆能力,一个是继续促进根瘤菌群形成,一个控制花生茎叶旺长和预防后期倒伏,一个是促进花生顺利整齐的下针结荚,一个是提高地下果荚结实率、增加结荚数量和多果率、降低单果率和空壳秕果率,一个是预防花生白绢病、叶斑病、锈病等病害。
花生上的第二遍肥药,一般可以采取磷酸二氢钾(每亩地用量50-60克)+芸苔素内酯(每亩地用量6-8毫升)+含钼叶面肥(如钼酸铵,每亩地用量15-20克)+含硼叶面肥(如四水八硼酸钠,每亩地用量10-15克)+含钙叶面肥(如螯合钙,每亩地用量15-20克)+植物生长控旺剂(如烯效唑,每亩地用量30-40克,长势差的地块可以不用)+杀菌杀虫剂(如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然后每亩地兑水40斤 左右全田喷打。
转发0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