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关于打农药这个事情,在整个种植行业中不是啥新鲜事。但是有一点,在整个行业中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也就是这个农药的稀释问题,很多用户应该也在不同的农药上见到过一些说明的名词。如:药剂类型、稀释倍数以及PPM等这些名词,它们都是与农药稀释有很大的关系。其中还涉及到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稀释,也就是PPM数值。而这些参数都直接与我们喷施农药或生长剂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些也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重点。
关于喷药而言,在实际当中喷药也就是最后一步。这个在整个的农药使用过程中,应该算是最简单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它主要注意的就是天气情况与药物的药效是否有影响即可,其中注意高温和是否近期有降雨即可。而且喷药的方式,除传统的喷雾器模式外,现如今还有了无人机打药。这个不仅是速度快、喷施也更加的均匀。而无论是哪种打药的模式,决定同样农药效果的,还是如何配制,也就是我们今天聊的农药的正确稀释方法。
对于这一点而言,一般我们传统的种植户,对这个PPM基本都是摸不着头脑的。但是对于稀释倍数或者浓度的问题,这个大部分人还是能理解的。而这个PPM它也是浓度的问题,只是与我们常说的稀释浓度之间有一个换算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是比较特殊的。
稀释倍数与PPM浓度之间有一个换算的公式:稀释倍数=药剂浓度/PPM数值*1000000
对于这个公式而言,它还是容易理解的。不过现如今为了方便不同用户,基本在说明书上直接告诉了稀释的浓度,也就是兑入的水量,这样就更方便得了一些。但是想了解的用户,我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些公式的实际用法。
比如:以赤霉素为例,40%的赤霉素是1000PPM,如果换成浓度的数值。利用该公式的计算:40%➗1000×1000000=400倍。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还是比较简单的。
备注:植物调节剂在配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溶解性问题。也就是植物调节对于水的溶解性比较差,一般建议先用少量酒精进行溶解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不然这个植物调节剂它是不能与水溶解,也就起不到作用的。
稀释倍数,为什么会说它会犯错误呢?原因就是很多的药物采用的都是毫克或毫升为单位的,而且对于水的兑入量有比较大,很多时候就会把这个水的加入量给搞错了。一般来讲,对于农药的稀释,都是忽略农药的密度和体积等因素的,因为这个农药的配制要求没有必要上升到这个级别。
对于农药的一般配制而言,也就是一农药加入水量的情况,就是农药的稀释倍数问题。其关键就是农药与水的比例关系,为了更好地说明咱们还是以实际举例,这样表达的就会更清楚一些。这一来,也可以照顾到更多的用户,尤其实践的经验更容易理解。以配制800倍的农药为例,假如,农药一袋为500克,对于加入的水量也就是800斤。这个说法能理解吗?不容易理解的就是农药的单位是500克,而这个500克也就是1斤。也就是说在配置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农药的单位与水的单位是一样的,基本上农药都是以克或毫升为单位,而水大家习惯用斤这个单位。适合大部分种植户或菜农习惯的一种配药的习惯,算是比较实用吧。
对于该方法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就是把原有的药液、颗粒、粉末或者乳油农药,先进行溶解一下(水或酒精等其他介质)。然后再进行稀释到直接喷施的浓度即可,该方案可能是最常见的。它的优点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样开始就可以使得颗粒或粉末的药剂溶解得更好,不至于还有一些沉淀,这样不仅会堵塞喷雾器的喷头还有可能降低农药的浓度。
比如:最长的二次稀释的场景,就是我们老百姓常用的背负式喷雾器。一般都是先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加入农药(水剂或粉剂、颗粒)进行溶解,等到完全溶解后,在加入需要的水量配制成可以喷施的浓度即可。这样的背负式喷雾器都是有刻度的,非常容易判断加入的水量。
关于农药的实际使用问题中,除了正确选择药品的类型外。想要达到一个好的药效,那么与这个最终要的就是农药的稀释问题。也就是必须要掌握我上述聊的几点情况,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稀释浓度问题。而这个稀释的浓度问题,它是需要掌握技术的。尤其是系数的倍数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尤其是农药基本都是以克或毫升为单位,而水都是以斤为单位。这就是很多配制过程中没有注意的问题,也是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使得大部分种植从业人员更好的掌握农药配制问题,也可以分享一下。
转发0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