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发展蔬菜产业,丰富百姓餐桌。全省蔬菜主要品种涵盖茄果类、叶菜类、冬储类、山野菜类,品类齐全,四季供应。
“菜篮子”关系民生。我省农业农村部门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水热资源,制定多项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产业。以九个市(州)城市周边和重要铁路公路沿线蔬菜主产区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稳步提升城市“菜篮子”供给能力,提升冬季“菜篮子”保障水平。以哈大线为主轴,在扶余、榆树、德惠、农安、九台、公主岭、梨树等蔬菜生产大县(市、区),建设北方优质夏菜产业带,打造国家级吉菜南运基地。遍布全省的178个“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时刻供给百姓餐桌。
给啥都不如给好政策。近年来,为推动全省棚膜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棚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和激发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农民发展棚膜经济积极性。在规模园区建设上,30-50亩的,新建塑料大棚、土堆温室、节能日光温室,每亩补助标准分别为5000元、9000元和13000元;50-70亩的,补助标准上浮50%;70-100亩的,补助标准上浮100%;100亩以上的补助标准上浮200%。对于普通农户散建棚室达到园区面积标准的,同样予以建设补助支持。此外,对于年度新建棚室面积超过1000亩、且全省综合排位前三名的县,省里还一次性奖补500万元。特别是2022年,省里在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入1.41亿元支持棚室建设。
“在利好机制的不断刺激下,省棚膜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325万亩,产量1312万吨,产值345亿元。2022年,全省蔬菜出口额7708万美元,位列全国第6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园艺特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