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原县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聚焦“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绿化美化三大行动,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做实宜居宜业文章。
盛夏时节,漫步镇原县开边镇解放村,白墙黛瓦的农舍安然栖息于浓密绿荫中,垃圾分类亭点缀着洁净巷道,曾经杂物堆积的场院,已化身为香气四溢的美丽庭院。村民们脸上舒展的笑意,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焕然新生。
村民张应社目睹了家园的深刻变迁:他感叹道“过去住的是土坯房,环境差得很。如今我们也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水冲式厕所,生活方便多了!”这份切身的舒心,源于村庄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的努力——清理死角垃圾、治理乱堆乱放,一处处角落焕发新颜。
“村里重点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问题,组织村民参与河道清理,同时建成卫生厕所690户,为村民生活注入现代气息。”解放村党支部书记朱泽明介绍。
村子的变化不仅限于整洁。解放村以茹河沿线生态廊道建设为依托,实施荒山造林工程,在4600亩土地上栽植红梅杏、油松等林木,修复山林水系。村里还精心打造了红花亭、解放渠瀑布、静海桥等4处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节点,在群众聚集区实施绿化美化2200平方米。一幅“推窗见绿、出门看花、伸手采果、弯腰摘菜、庭院创收”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与此同时,走进马渠镇街区,广场绿树成荫,农贸市场秩序井然,新修建的公厕整洁便利,昔日“如厕难、环境差”的抱怨声不见了。近年来,马渠镇以“小厕所”为切入点,通过人大代表建言、政府推动、多方联动,破解民生难题,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赢得群众连连点赞。
今年以来,镇原县全面开展“三抓二评一拆一规范”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259户,完成国土绿化11.29万亩,清理路边“三堆”8414处,拆除“三危(危房危窑危厕)”1318处,整治乱搭乱建238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610吨,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四级处置体系不断健全。
来源:甘肃农民报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