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桃树流胶病在树体老弱、挂果负载过重、水肥施用不当、整枝修剪过度、病虫害危害、冰霜冻害以及土壤酸性大、黏性重、低洼积水的园地果树上发病多、发病重,发病期在3-10月,4-6月发病最多、危害最大,轻则削弱树势,重则会造成枝干枯死,如果不能有效防治,会使桃树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十分影响桃树种植的产量和收益。
流胶原因
1、直接原因——伤口
◆由枝干病害、虫害,包括由根癌病、干腐病、真菌性溃疡引起的流胶;天牛、吉丁虫蛀食造成伤口引起流胶。
◆由冻害、机械伤等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
2、间接原因——树势弱
◆土壤酸化严重,易感流胶病。
◆土壤透气性差,雨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灌水不当等,容易诱发流胶病。
◆修剪过重,疏枝量太大,营养失调,容易出现流胶。
◆结果过多,树势衰弱,容易出现流胶。
◆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如多效唑浓度太大,形成小老枝,诱发流胶。
防治措施:
1、适当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造成早期落叶的病虫害。
2、在果树发芽前刮去翘起的树皮及坏死的组织,然后向病部喷施300倍液微生物菌剂。
生长期发现病斑,可刮去病部,涂沫30-50倍液微生物菌剂,间隔7~10天再涂1次。
注:果树适宜在砂质壤土和壤土上栽培,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一次疏枝不可过多,对大枝也不宜疏除,避免造成较大的剪锯口伤,避免流胶或干裂,削弱树势。树形紊乱,非疏除不可时,也要分年度逐步疏除大枝,掌握适时适量为好。果树不耐涝,雨季防涝,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刮治病斑。病斑仅限于表层,在冬季或开春后的雨雪天气后,流胶较松软,用镰刀及时刮除,同时在伤口处涂杀菌剂。
转发0评论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