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初冬,一天比一天冷。新安县石寺镇磨窝村村民杨新伟把新到的一卡车饲料,一袋袋卸下整齐地堆放在储物棚里,路过的村民看他累得不时扶着腰捶打后背,走上前说:“老杨,养2万只鸡,一年净挣10来万元,你这也算奔小康了,不要再把自己弄恁累了,这活儿雇个人干吧。”
杨新伟用袖子擦下脸上的汗,头也不抬接过话茬:“刚脱了贫,账还没还清,距离小康还差得远,还得继续埋头苦干。”
杨新伟今年51岁,养鸡多年,人送外号“鸡司令”。他在磨窝村附近经营着一个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规模化养鸡场,有两个超大鸡舍,每年存栏2万只蛋鸡,年收入10余万元,是当地规模最大、养鸡数量最多的养鸡场。
别看“鸡司令”现在风光,养鸡路上可是充满坎坷。他虽养鸡多年,过去却只一直在千只左右徘徊,收入勉强维持全家开销,遇上鸡蛋价格不好的年份,还会赔钱。2013年,他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750平方米的鸡舍,饲养了1万只蛋鸡。谁料受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影响,鸡蛋价格一度跌到谷底,不仅让他赔了个精光,还欠下不少外债,加上家中还有两个正上学的孩子,2014年,他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老杨,养鸡风险太大,换种思路吧。”有村民劝他。
“鸡场刚建起来,事业才真正开始,怎甘心就此罢手!”2015年,他拉下脸皮,磨破嘴皮,跑遍亲朋好友借了30万元,又贷款20元,建设了第二个鸡舍,又购进了1万只蛋鸡。
接下来的两年,鸡蛋价格重回高点,他不仅自己顺利摘下了“穷帽”,还为本村4个贫困户、5个非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他们一起脱贫致富。
原以为脱了贫,就此走上致富路,谁料想2017年鸡蛋价格再次遭遇大“跳水”,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养鸡户都赔了钱。好多人受不了打击,都纷纷变卖了养鸡场,谋划新的出路,大伙劝他也改行,“市场价格有升有降很正常,更何况国家大力支持咱农民发展养殖,出台的扶持政策越来越给力,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前景。”杨新伟坚定地说。
得知他的遭遇后,石寺镇扶贫办帮助他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因为信誉好,鸡苗和饲料供应商也给予了他先供货后交钱的支持。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制料、喂食、洁舍、防疫……凡事亲力亲为,每天平均劳作13个小时,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也不肯歇着。
靠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勤劳苦干,如今他的养鸡事业阔步发展,欠款也逐渐还清。眼下,他正在申请注册无公害食品商标。他还定下了新目标:再新上一个可存栏5万只鸡的高标准蛋鸡养殖项目,引进全自动化养鸡设备,同时建设鸡舍、库房、兽医室、化验室、更衣消毒室、办公室、宿舍等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实施后,可提高饲料加工储备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年可生产优质鲜鸡蛋10余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
“等到这个目标实现了,才算真正奔小康!”杨新伟抬起头直起腰,眼神充满期待地望向不远处的一片土地,那里是他未来的新鸡场,也是他的“小康梦”。
转发0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