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播种。春季气温回升快,尽可能提前播种,为茴香创造充足的生长时间,有利于正常成熟。
整地施肥;将种植茴香的土地进行耕翻,犁深耙透,每亩施堆制有机肥2方,无有机肥的,可购精制有机肥100~200斤,三元复合肥80~100斤,肥料要撒施均匀分层施入土中。地犁好后做成1.5米宽的平畦。
播种;茴香一般采用平畦干种直播法,按30㎝行距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每亩用种8斤左右,播后用工具将播沟耙平,使种子与土壤充分融合,并浇透水,利于出苗。
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到5—6厘米时,开始间苗,遵循“早间苗,适时定苗”的原则,留优去劣。将多余的小苗、弱苗、病苗及时拔除,一般间苗2—3次,定苗株距40—50厘米,每亩留苗2500—3000株。
水肥管理;茴香苗期根系浅,吸水能力弱且株行距较宽,遮荫差,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易造成干旱,所以要早灌水,一般在5月15日前后灌第一水。中后期灌水遵循“看天、看地、看长势”的原则,灵活掌握。整个生育期灌水2—3次。进入8月中旬严格控制水肥,防止贪青晚熟。繁种茴香偏爱磷肥,不宜多施氮肥,一般结合灌第一水每亩追施二铵7—8公斤。为控制营养生长,一般中后期不追肥。
中耕除草;茴香播后大约30天全苗,由于苗期长,且幼苗弱小,很容易受杂草危害,或遇雨水板结,因此要早中耕,勤中耕,遇雨及时破除板结。对苗行里的杂草要尽早用手拔除,促进幼苗生长。
打顶;茴香主枝生长优势较强,如任其自然发展,徒长现象严重。特别在后期遇阴雨天气会重新大量开花,导致花多但成穗率低,浪费营养,严重降低产量。因此要及时打顶,控制植株的生长,合理调整群体密度,调整植株营养分配。一般在开花前打顶,去除顶端优势,促使结实,并使开花整齐,提高产量和质量。
采收;茴香最佳的收割高度为20公分左右,茴香可一次性收割也可以两次收割,如果是一次收割就将茴香连茎带根一起割下来就行,如果是两次收割就要在距离土壤一公分的位置将茴香茎割下,并在收割后的2-3天时及时浇水施肥,从而促进茴香第二次生长。
转发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