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常用中药材,以果实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滑肠通便、驱热解暑、等多种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向往,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罗汉果的生长习性
罗汉果喜欢在温暖、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适宜生长气温范围为18~32℃,在土壤含水量25~30%、空气相对湿度75~85%的湿润多雾条件下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选地整地
根据罗汉果生长发育对气候、土壤条件的要求,在海拔1000~1200米地区种植宜选择向阳的山坡地,在300~500米地区则宜选择在背阳的北面山坡地。在头年冬季进行犁耙,经冬季风化后,在种植前数天再翻耕1次,使土层松碎。起畦高15~20厘米,宽130~150厘米,按行距1.5~1.7米,株距1~1.3米开穴,每穴施腐熟厩肥5千克,将肥与土拌匀,堆成直径60厘米,高12~15厘米的土堆,以待种植。
压蔓繁殖
罗汉果在生产上是采用压蔓繁殖,在每年7~10月间进行。在植株结果盛期,从中选择高产单株,作为压蔓繁殖用的母株,这些单株不让其上棚结果,到9月份选择生长粗壮、节间短且有花蕾的藤蔓进行压蔓,这样取得的种薯可避免无花植株。压蔓时,在其附近地面挖一个深、宽各15~18厘米的穴,把3~5条藤蔓的顶端弯压入穴内,压入土的顶苗约12~14厘米,覆土高出地面8~10厘米。
合理密度
合理密植可以提早结果,便于管理和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种植传统种苗(即块根系列的种薯)的每亩种植250-300株;种植组培苗每亩100-150株,山地亩种110-130株,平地、旱田亩栽120-150株,一般亩种120株为宜,种植密度为2.5×2.5米。
栽植时期与方法
早春温度稳定在15℃以上,北部寒冷地区于清明节后。种植前15天开好长、宽、深各30-50厘米的种植坑,选择温暖的晴天下午种植。罗汉果为雌雄异株植物,种植时需配种雄株,常规薯种一般500株以下的果园按1-2%,组培苗按2-3%的比例配种雄株。要注意小苗根茎不能与基肥接触,适当压紧周围泥土,然后淋足定根水,种后最好用白色塑料袋将幼苗套住,以防地老虎、蟋蟀为害。
田间管理
1、搭棚扶藤:罗汉果是一种藤本植物,需要有棚架攀援。植株才能生长良好。种植后便开始搭棚,一般用竹木作支架,棚高1.7米左右,棚顶铺放小竹子或树枝,然后在株旁插一条小竹子,以便茎蔓往上攀援生长。苗高17~20厘米时,将藤茎上生长出的侧枝摘除,留下主蔓,以利主蔓迅速生长。苗高30厘米时,用稻草或麻绳将主蔓松松绑在竹子上,帮助茎蔓上棚。上了棚的藤蔓如有掉下,必须及时扶上棚,以利于藤蔓生长。
2、除草追肥:罗汉果除草追肥每年要进行多次。4~5月苗高30厘米时,施稀薄人粪水1次,5月主蔓上棚后施腐熟厩肥和花生麸1次,6~9月开花结果期,每7~15天施1次厩肥、花生麸、磷肥等混合肥,以促进果实生长。施肥方法:在山坡的上方离块茎25厘米处开半环状沟施下,切勿把肥料施在块茎上。
3、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是罗汉果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能提高植株结果率,增加产量。在6~7月间植株开花时,每天早晨把开放的雄花摘下。用竹签刮取花粉,轻轻把花粉点放在雌花的柱头上,每朵雄花的花粉可授10朵左右的雌花。人工授粉要在上午结束,午后授粉效果差。收集的花粉宜在当天使用,若想留到第二天,必须进行干燥贮藏,否则会丧失发芽力。
病虫防治
主要威胁罗汉果生长的病虫害有:罗汉果实蝇、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花叶病毒和根结线虫等。要注意预防为主,适期用药,综合防控。
采收
罗汉果成熟后要及时进行采收,如果采的太早会影响产量,品相和质量都不会好;如果采的晚则更糟,可能会出现溃烂等情况。在采收时必须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尽量保证果皮光滑,颜色由暗绿渐变成翠绿。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