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上的“小黄点”到底咋防治?终于说清楚了

北方的农民

2024-01-12 15:2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近几天,冷空气活动频繁,不利的环境因素导致棚室通风时间短,棚内易形成低温高湿的小环境,黄瓜叶片上出现各种小黄点,比较突出的是霜霉病、靶斑病和炭疽病。

当前棚内低温高湿,正是霜霉病的高发期,该病症状比较明显,叶片正面的病斑发黄,受叶脉限制呈多边形,湿度大时背面有紫灰色至黑色霉层。同时,对于管理到位或者品种具有抗性的黄瓜发生霜霉病时,发病症状有所改变,病斑受叶脉所限形成密布的小病斑,菜农常称为“小霜霉”。

靶斑病发生初期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发病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毫米-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侵染叶片、瓜条和茎秆。叶片发病时,症状识别要点是,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颜色均匀,周围有黄色晕圈,干燥后病斑易破裂、穿孔。

近期,黄瓜叶片上病害高发,主要与天气有关。建议菜农调控棚室小环境,降低湿度。对于发病的棚室应适当控制浇水量,避免棚内湿度骤然增大引起病害的快速扩展。白天菜农应注意加大棚室通风,并在操作行铺上稻壳,粉碎后的秸秆等,吸收棚室内的湿气,创造不利于发病的棚室环境。

病害发生后,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喷药。防治霜霉病的常规药剂有烯酰吗啉、氰霜唑、甲霜灵、霜脲氰等,菜农要注意合理轮换和复配应用。防治靶斑病的常用药剂有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腈菌唑等,菜农可选择其中的一两种配合叶面肥进行喷施。防治炭疽病,菜农可以喷洒甲基托布津 溴菌腈或甲基托布津 肟菌戊唑醇等药剂,注意轮换用药。多病混发时,菜农可将上述药剂配合使用。


6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2

孙化印

2024-01-14 06:50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4-01-13 13:50

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10

2024-01-13 12:44

我们学到不少知识,谢谢老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06

2024-01-13 11:16

受益匪浅值得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461

2024-01-13 08:44

讲得好受益匪浅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雅痞小刘

2024-01-13 06:09

好好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406

2024-01-13 06:02

讲的好受益匪浅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三农小助手

2024-01-12 22:01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234

2024-01-12 19:55

讲的很多。好好学习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249

2024-01-12 18:59

非常的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249

2024-01-12 18:59

的好满意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4-01-12 18:22

999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