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含有70.1%的糖和淀粉,7%的蛋白质。此外,它还含有脂肪,钙,磷,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C,B1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一般干果都高栗子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外,含单糖和双糖,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素。
品种选择
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方面的情况,科学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优选树势健壮,长势良好、产量稳定,病虫害少的苗木。在运输移栽过程中,要避免伤其根部,确保树苗成活率及长势健壮,为后期栗果优质稳产奠定基础。
栽植的时间
栽植的时期一般为春季栽植、秋季栽植这2个时期进行栽植。春季栽植需要在萌芽动前进行栽植、秋季栽植需要在落叶后一直到苗木开始萌动前进行栽植。
整地
先分析土壤的pH值和氮、磷、钾、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根据需要改良土壤结构。最好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然后将土耙平耱细,去除土壤中残留的石头、灌木根和杂草等垃圾。
育苗
1、挖坑:坑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挖好坑后,施加2公斤钙镁磷肥或5公斤农家肥作为基肥。
2、播种:从11月初到次年2月,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播种时先消毒种子,再用50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发芽。然后在坑中央挖10厘米深的种植穴,每个穴播种15粒,覆土并盖上杂草。
定植
栽植密度时间
攀西地区以秋植为主,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春植。 平缓坡地可全面整地,坡地要修筑成水平梯地,坡度大的采取鱼鳞坑整地。栽植密度,一般成片造林为每亩栽22–33株,株行距为5×6米至4×5米。栽植前要施基肥,选用2–3年生、根系完整的大苗,栽时根颈露于地面,不要栽得过深。栽后灌水,再覆土封窝。
定植后的管理
栽植后的板栗幼苗要及时浇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定期浇水。
杂草滋生较快,为减少杂草与树体争水、争肥,应及时清除树盘内的杂草。
6月上中旬,及时对新梢进行固定,以免被风刮折;绑支架时,一定要绑牢固,同时对生长到20厘米的新梢继续摘心,促发分枝。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栗园丰产的重要基础。基肥应以土杂肥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元素。施用时间以采果后秋施为好,此期气温较高,肥料易腐熟;同时此时正值新根发生期,利于吸收,从而促进树体营养的积累,对来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时间是早春和夏季,春施一般初栽果树每株追施尿素0.3—0.5公斤,盛果期大树每株追施尿素2公斤。追后要结合浇水,充分发挥肥效。夏季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这时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果粒增大,果肉饱满·,提高果实品质。根外追肥一年可进行多次,重点要搞好两次。第一次是早春枝条基部叶在刚开展由黄变绿时,喷0.3%-0.5%尿素加0.3%一0.5%硼砂,其作用是促进基本叶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罐花形成;第二次是采收前1个月和半个月间隔lO一15天喷2次O.1%的磷酸二氢钾,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合效能,促进叶片等12官中营养物质向果实内转移,有明显增加单粒重的作用。
灌水
板栗较喜水。一般发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高。
整形修剪
板栗树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季萌动前进行,它能促进粟树的长势和雌花形成。主要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拉枝和刻伤。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长季节内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进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结实率和单粒重。
采收
板栗采收方法有两种,即拾栗法和打粟法。拾栗法就是待栗充分成热,自然落地后,人工拾栗实。为了便于拾栗子,在栗苞开袭前要清除地面杂草。采收时,先振动一下树体,然后将落下的栗实、栗苞全部拣拾干净。一定要坚持每天早、晚拾一次,随拾随贮藏。拾栗法的好处是栗实饱满充实、产量高、品质好、耐藏性强。打栗法就是分散分批地将成熟的栗苞用竹竿轻轻打落,然后将栗苞、栗实拣拾干净。采用这种方法采收,一般2-3天打一次。打苞时,由树冠外围向内敲打小枝振落栗苞,以免损伤树枝和叶片。严禁一次将成熟度不同的栗苞全部打下。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