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制茶,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篇章

农业科教

2025-07-23 16:49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七月流火,青春正燃。当许多大学生开始享受暑期时,榆林学院的一支实践队却戴上草帽,走进了陕北广袤的桑田。作为“行走的大思政课”暑期实践的重要一环,7月19日,这群年轻人深入桑田基地,亲手体验桑叶变茶的奇妙旅程,用汗水与智慧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桑叶茶,这片古老土地上孕育的健康饮品,不仅营养丰富,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从枝头嫩叶到杯中香茗,需要历经九道匠心工艺,实践队员们亲身探索了这份“舌尖上的振兴密码”。

20250723135428866-38-2d448.png

采摘—一叶一芽总关情

清晨的桑田碧浪翻涌,实践队员们在史建国老师的指导下,化身“采桑人”。学习采摘鲜嫩、无病虫害的桑叶,指尖轻拢慢捻,只取鲜嫩无瑕的叶片。“轻采轻放,叶形要完整”,桑林间的每一课,都凝结着农耕智慧,为后续工序备下最优质的原料。

20250723135439719-51-94099.png

清洗摊青—清水涤尘守本真

采下的桑叶经过精心筛拣,去除部分残破老叶,只保留最嫩的芽头与叶片。清水浸润5分钟,再经两次淘洗,洗去浮尘杂质,而后摊放于阴凉处。水珠滑落,青翠愈显,这是自然本味的初次凝练。

20250723135452817-14-e2cc9.png

去柄切块—巧手裁就玲珑形

洗净的桑叶被仔细叠放,叶柄尽去,只留青翠叶身。巧手翻飞间,桑叶化作0.2-0.4厘米见方的匀称叶块,为后续发酵与成型奠定基础。

20250723135508199-64-17867.png

摇青—摇青点化韵初成

将采摘的新鲜桑叶放入摇青机中翩然起舞,使其均匀地发酵和氧化。叶片逐渐褪去生涩,色泽转深,潜藏的香气层次悄然孕育。这个过程不仅能使茶叶呈现出诱人的色泽,还能为茶叶的口感增添丰富的层次感。

20250723135526975-70-a37de.png

 

杀青—杀青定韵锁鲜香

高温热锅是定韵的关键。与茶叶杀青流程基本相同,采取热锅高温杀青的方式,时间为5至7分钟,迅速钝化酶活性,“锁”住清新与养分。杀青后的桑叶被迅速摊晾降温,如同经历一场淬炼。

20250723135539813-32-0b3d8.png

揉捻—揉捻塑形蕴芳华

将杀青后的桑叶放入揉捻机反复揉捻,在均匀压力下,叶片紧卷成团,汁液渗出,色泽也从黄绿色变成青绿色,内质风味在此刻交融升华,然后揉成紧致团状后取出。

20250723135552369-15-a8c92.png

定型—紧束成条显风骨

为了达到理想的条形,需要进一步将桑叶包裹放入速包机中理调整形,机械精准施压,帮助叶片进一步定型,塑造出挺秀紧结的优美条索,风骨初现。

20250723135603610-8-952b8.png

烘制—文火慢焙炼真味

将定型好的桑叶铺放在托盘上,送入80℃的烘箱。8至10分钟的耐心守候,水分渐褪,桑香凝聚。烘干后的茶叶被移至常温静置,完成最后的蜕变。

20250723135613852-97-7f5c1.png

包装—封藏时光待知音

完全冷却的桑茶经筛分剔除碎末,即可封装。防潮避光的包装,将这份来自黄土高原的清新滋味妥帖珍藏,静待懂它的人。

20250723135626341-59-e7fb4.png

行走的课堂,扎根的信仰

“这不仅是制茶课,更是扎根大地的思政课!”一位队员捧着成品桑茶感慨道。产业调研中他们发现,桑叶茶因富含营养元素在健康饮品市场潜力巨大。榆林当地探索的“桑蚕养殖+桑叶加工”融合模式,正为乡亲们铺就一条增收新路。

当思政走出校园,当知识融入泥土,青年学子看见了乡村产业跳动的脉搏。从桑田到车间,队员们以一片“小茶叶”触摸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揉捻的是桑叶,塑造的是青春;烘烤的是茶香,坚定的是爱农助农的初心。

未来,榆林学院“桑田的乡村振兴·行走的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深耕桑产业调研,助力技术优化与品牌推广。他们坚信,这片青翠的桑叶,终将成为托起乡亲们致富梦的“金叶子”,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绽放属于青春奋斗者的耀眼光彩。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4

农友0010

2025-07-26 06:04

讲的非常好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5-07-24 04:19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沿塘村农

2025-07-23 17:08

特色农业效益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7-23 17:03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