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友6820

已关注 关注TA

农友6820

已关注 关注TA

农友6820

2022-06-05 21:59

美丽的玫瑰花

三农小助手

种地不赚钱?试试这朵红艳艳的“花”,一次栽植,采收几十年

#智慧农民# 玫瑰花色泽艳丽、花形优美、香气迷人,属于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又能够美化环境。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大家对玫瑰花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玫瑰花种植户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而真正掌握玫瑰花种植技术的人却很少。 &

6
63

农友6820

2021-09-12 08:29

丰收的喜悦之情!

乡村振兴

河南省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方案出炉 “1+4+N”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9月7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将于9月23日举行,主题是“庆丰收·感党恩”,河南省将推出“1+4+N”系列活动,主会场设在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   据了解,河南省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体安排为“1+4+N”,即1个主会场活动,4个分会场活动,N个系列活动。主

16
118

农友6820

2021-08-06 22:58

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会商,做好灾害监测预警!

湖南农业技术

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水稻高温热害预报预警

8月初,南方多地高温天气“火力全开”。对此,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水稻高温热害预报预警信息,提供农事建议。   据统计,8月3日,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有14个国家气象站的气温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最高,其中四川泸县41.9℃、贵州从江39.5℃、湖南通道38.1℃。从气温来看,多地已达35℃以

16
111

农友6820

2021-08-06 22:57

疫情防控从个人做起!

农业资讯

农业农村部:切实做好农业农村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8月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做好农业农村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提出工作要求。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

17
138

农友6820

2021-05-31 17:22

娇艳的玫瑰

乡村振兴

云南昭阳:玫瑰花飘香村民采摘忙

5月份开始,昭阳区麦啃佳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00余亩玫瑰花竞相绽放。连日来,合作社组织附近村民集中收集玫瑰花,每天都有村民在花海中穿行采摘,一派忙碌的采收景象。 走进玫瑰花种植基地,浓浓花香扑鼻而来,一团团、一簇簇,娇艳欲滴,令人心旷神怡,花田间随处可见提着袋子忙于采摘的村民。 “在这里做工有20多

19
102

农友6820

2021-05-25 19:39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集美区侨英街道凤林美社区做足“民生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凤林美社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听取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为老百姓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取得群众信赖,着力做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惠民实事,保障民生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集体收入。立足凤林美社区实际,将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8
111

农友6820

2021-05-22 22:17

辣椒成就火红的事业

乡村振兴

贵州沿河:6.5万亩辣椒移栽如火如荼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今年来,贵州省沿河自治县仍把辣椒产业作为全县四大“短平快”产业之一发展,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在22个乡镇(街道)种植辣椒6.5万亩。 目前,沿河自治县辣椒移栽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各辣椒种植村的干部们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实际工作相结合,把学习成效

12
103

农友6820

2021-05-22 22:15

小产业大发展

农业资讯

河南正阳县花生产业品牌价值116.51亿元

“目前,花生产业综合收入320亿元,品牌价值116.51亿元。”近日,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在县委农村工作会上说,花生产业是正阳县的主导性支柱产业,花生种植面积占河南省花生种植总面积的10.3%,总产量占全省的11.7%。 “通过近几年努力,正阳县花生、小麦、生猪三张全国农业百强县名

28
180

农友6820

2021-05-22 22:14

人民的英雄,一路走好!

农业科教云

默哀!袁老,走好!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

72
270

农友6820

2021-05-16 22:01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以文温暖三农

农村邻居,偷吃我家院子里的腊肠后闹肚子,向我索要药费,怎么办

在农村,每年过春节的时候,都会宰杀一头年猪,用于过春节和一年的时间食用,在过年前宰杀年猪,是农村的一件头等大事,年猪宰杀完以后,就会装一些腊肠,挂在院子里晾晒,事情就出在挂在院子里晾晒的腊肠上。   在我家旁边的一个邻居,叫周某,在他18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生活,因为父母也没

8
96

农友6820

2021-05-14 16:06

家乡的味道好

特色农业

青海:一碗“小康面” 香飘千万里

在火车上吃到一碗可口的青海拉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5月10日中午,前往外地参加培训学习的麻琴和其他乘客一样,打算用速食面解决自己的午餐。撕开随身携带的“小圆筒”外膜,依次打开拉面外包装,挤进浓缩牛肉汤,放进碧绿的蒜苗与香菜,盖上盖,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冲泡好。打开盖,再撒上红红的辣椒油与美味的香

9
68

农友6820

2021-05-02 23:08

黑土地孕育高品质

乡村振兴

8套“营养餐”精准保护黑土地

日前,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的试验田里,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生态所的陈旭和陆欣春博士,翻完最后一块地,搅拌好秸秆和有机肥、生物炭,然后又请当地农民把做定位试验的40个网格地块,按设计要求全部旋耕一遍。 陈旭打开无人机,给这40个白浆土“小白鼠”留下第一张“全家福”。今后,他们还要拍摄

11
93

农友6820

2021-05-02 23:07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业资讯

天津:东丽区农民万亩奔波“抢”耕田

又是一年春耕季。眼下,在东丽区测土施肥、土地复耕、播种秧苗、繁育良种……从撂荒土地到蔬菜大棚,处处显现着农民忙碌的身影。东丽区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了农民新一轮种田的积极性,为新的一年增收开了个好头。 在华明街赤土村,记者看到几台大型机械正忙着平整土地,不久这块超过10年、50亩的撂荒地将变成绿

9
88

农友6820

2021-04-30 08:26

瓜农长期摸索得经验

以文温暖三农

农民种植西瓜,为什么要在西瓜上压一块石头?是怕西瓜跑了吗?

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一压就是500年,在农民种植西瓜中,等到西瓜快要成熟的时候,也会在西瓜上压上一块石头,难道也是怕西瓜跑了吗,压上这块石头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的说法,有的说就是怕西瓜跑掉?有的说压上一块石头,是为了在拍视频的时候能吸引人眼球?还有的说能促进西

15
127

农友6820

2021-04-26 20:48

养儿防老已成为过去式了

鄂东三农

农村人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50后60后农民拿什么养老?

现在农村人养老,特别是50后60后的老人养老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一种目前的现实社会问题。过去,农村养儿防老,确实能够解决农村人养老的实际问题,确实起到农村人养老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了主要作用。而现在,时代变迁了,社会发展了,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农村人养儿防老,已经逐渐失去了过去的作用,已经作用

13
94

农友6820

2021-04-26 20:44

不能只看眼前盲目改变,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玉米价格冲到1.7元/斤,水田改旱田种玉米可行吗?

2020年冬天,东北三大主粮作物中的玉米和黄豆的价格大幅上升,水稻的价格却一直萎靡不振。一些朋友有个水改旱的想法把稻田改成旱田种植玉米或者黄豆。说实话,真的不建议您这么做,风险性太大了。一方面是不知道明年的玉米行情如何?东北玉米的行情近些年也比较低迷,前几年基本都维持在6-8毛钱/斤的低位,特别是黑

11
98

农友6820

2021-04-26 20:42

科学用肥就好了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那些农技文章,一亩地动不动就施用有机肥几千公斤的,哪来的依据?

一亩地用几千公斤的有机肥,依据在哪?其实这些文章里的说法也算不上夸张。如果您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生人的话应该会对哪个时候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我记着最深刻的是那时候的牛粪、猪粪等都是好东西,路上的牛粪是有人捡拾的,我还和我表弟在冬天的时候捡过牛粪呢,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没有化肥,种地就靠着这些粪肥。

13
102

农友6820

2021-04-24 15:17

减少污染,更有利农民

农业资讯

灵台县: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膜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灵台县积极推广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政策,通过落实废旧农膜“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有效提高了农民捡拾地膜的积极性,不仅降低了春耕生产成本,而且进一步治理了农用土壤和农村环境污染,助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灵台县龙门乡官庄沟村的废旧农膜回收

14
107

农友6820

2021-04-07 07:47

积极配合政府

以文温暖三农

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少部分农民却不愿意,听听农民的心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可以说是震撼了全世界人民,从2020年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截至目前,已经造成284万多人死亡,可以说影响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控制新冠状病毒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并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做好新冠状疫情

18
129

农友6820

2021-04-07 07:45

一年之计在于春

鄂东三农

俗话“清明天莫哭,谷雨天莫笑”,为何要这样?

农村对清明节和谷雨节,这两个节气非常重视,也是春季两个最为关键的节气,对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节气。因为,所有的春季需要播种的作物,一般都集中在清明节到谷雨节之间完成,否则就会错过农时。农村俗语“时到清明节,农夫没得歇”,“清明前要种棉,清明后要种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前后,点肥松土”,

23
133
    运营单位:隆平高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Copyright (C) 2015-2017 www.yszn.net.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707447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