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友6361
2021-01-24 09:52
也想种这种葡萄,产量高,无核,不知西安的土质能行不
无核白鸡心葡萄种植技术
北京某葡萄园里,老杜的无核白鸡心葡萄又获丰收了,采摘的人络绎不绝。这里的葡萄好看又好吃,全都得益于老杜在栽培上,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视频就带大家一起到老杜的葡萄种植园里,去一探究竟。
农友6361
2021-01-24 09:51
发展新品种,创新一条路
“红色之爱”栽培技术
辽宁省盖州市的许英武将国外的一种“红色之爱”的苹果引入中国,这种“红色之爱”不但皮是红的,连果肉都是红色。这种红色苹果富含的花青素比普通苹果高出23多倍,口味也非常浓郁,同时也介绍了培植的技术。
农友6361
2021-01-24 09:49
大学生的爱人起了很大作用,支持他,陪伴他,想办法,出主意,有位好伴侣真的很重要,哈!
大学生返乡种梨记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80后小伙子张庆荣,种了两种梨,一个个头大,一个特别甜,靠着这两种梨,他的年收入达到了上百万元,可是最初他在接手父亲梨园的时候,梨的价格还不足一元一斤。张庆荣又是如何种出这些备受欢迎的梨的呢?视频就介绍张庆荣的种植之路。
农友6361
2021-01-24 09:47
这个视频我第一个看,文中女主人公也是普通的妇女,做事有头脑有坚持,才会成功。
煎饼摊开致富路
来自吉林省抚松县沿江乡楞场村的李业秋,利用当地特产白头霜玉米制作出口味独特的煎饼,并把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一起摊煎饼以此来增加收入。本视频就介绍了李业秋经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合作社生产的煎饼从开始的一个月销售2000包,到现在年销售60吨,年产值百万以上,并且还远销到了海外
农友6361
2021-01-24 09:41
传统行业用心做,也有一番成功。
苦尽“柑”来
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创业者舒德华,2003年,当地国营柑橘农场改制,他从一个国营柑橘农场的职工,变成一个种柑橘的农户。为了卖好柑橘,他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水果批发市场。本视频就介绍了舒德华用十多年的时间,通过建立柑橘合作社,帮助1400多户柑农解决了卖柑橘难的问题,每年的销售额突破3亿元。
农友6361
2021-01-24 09:39
柳大厨有进取的思想,从厨师做到创业成功,离不开他远大的理想。
柳大厨的黑鸡梦
在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家餐厅,每天都有顾客为了品尝到这里的鸡汤,提前好几天就开始预订,而且这里的老板每天只做25份。他说每天限量制作,是为了保障能给食客做出最好的汤,这汤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视频就介绍了这家餐厅的老板柳文韬,当初他也就是因为这碗汤,才开始了10年艰辛的创业历程。
农友6361
2021-01-24 09:38
不同地域发展特色农业才能扶农。
马查力耳的脱贫梦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灯村是一个贫困村,2012年,当地政府采用“企业+支部+农户+基地”的模式号召村民搞附子种植。马查力尔是村里第一个种植附子的人,并且在第二年就收入了5000元钱。到了2018年,马查力尔家的收入就达到了两万元,火灯村的户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实现了脱贫梦想。
农友6361
2021-01-24 09:36
干什么事不弃不挠才能成功。有泪氺也有成功,家人的支持是最能激励人的。
农家媳妇发羊财
来自河南省嵩县箭洼村的普通农家妇女陈静晓,一直想要创业的她,于2013年开始养羊。她将羊的销售与当地传统名吃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创富的梦想。视频就介绍了陈静晓的养羊的致富之路。
农友6361
2021-01-24 09:33
这个视频给我很大教育,当一把火烧掉200万时,主人翁不服输的气概,是每个创业者必有的精神。
女承父业去养鸡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临安区的“女海归”葛雯,曾有一份年薪30多万的工作,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各地旅游,可就是这么一个爱玩爱享受生活的女孩,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辞职回乡去养鸡!短短几年时间,葛雯的养鸡业就发展得有模有样,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
农友6361
2021-01-24 09:29
普通的行业用心做,收获不一样,点赞
千年瓯柑的财富密码
来自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的王同宙,从矿石开采业转行,种植瓯柑。从一开始他就改良土壤,用人工除草等方式进行绿色生态种植,从而大大提升了瓯柑的品质。他还做果树认领,及时回笼了资金,也减少了销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