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大棚经济“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甘农云

2025-07-26 21:0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传统农业优势,将温室大棚果蔬种植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通过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技术,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让反季果蔬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扁担”。目前全县已发展0.15万亩钢架拱棚,培育西葫芦、西红柿、茄子、辣椒、西瓜等10余种绿色果蔬,设施农业年产值持续攀升。

  仲夏时节,踏入西和县兆旭家庭农场百亩果蔬基地内,连栋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棚内智能温控系统实时调节温湿度,滴灌管道均匀输送营养液,紫亮的茄子垂挂枝头,翡翠般的黄瓜顺着架杆攀爬,拳头大的西瓜幼果点缀在墨绿叶片间。工人们熟练地采摘着架豆,打包好的新鲜蔬菜即将运往周边批发市场。“我们流转土地120亩建成 30栋钢架大棚,长期吸纳4名固定务工人员和25名季节性工人,6个脱贫户在这里实现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西和县兆旭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旭的介绍,折射出当地大棚经济的带富效应。

  近年来,西和县持续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建成一批布局科学、装备先进的标准化产业园区。从单栋小跨度大棚到连栋智慧温室,从传统膜下滴灌到物联网精准管控,全县设施农业实现“硬件”、“软件”双提升。目前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通过订单农业、电商直播等渠道,优质果蔬直供兰州、西安等周边等地区,错季瓜果蔬菜等特色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西和县十里镇正加快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政策扶持,越来越多农户参与到大棚种植中,实现从“露天耕作”到“智慧农耕”的转变。全县设施农业综合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农户通过大棚经济实现家门口就业,走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增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如今的仇池大地,整齐的大棚如银色画卷铺展田间,智能设备守护着果蔬生长,从“春提早”的反季西瓜到“秋延后”的蔬菜,现代设施农业正持续释放活力,让“大棚经济”真正成为鼓胀农民钱袋子、绘就乡村新图景的绿色动力。

  通讯员 巩凡 图/文

来源:中国甘肃网

7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4

农友6903

2025-07-27 11:04

认真学习共同分享乡村振兴战略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634

2025-07-27 08:36

大棚经济种出乡村振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73

2025-07-27 08:11

,西和县立足传统农业优势,将温室大棚果蔬种植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通过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技术,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让反季果蔬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扁担”。目前全县已发展0.15万亩钢架拱棚,培育西葫芦、西红柿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沿塘村农

2025-07-27 07:50

特色农业效益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629

2025-07-27 07:49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63

2025-07-27 07:46

老师辛苦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63

2025-07-27 07:42

老师辛苦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16

2025-07-27 07:38

好好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4692

2025-07-27 07:36

乡村振兴新图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13

2025-07-27 06:18

点赞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5-07-27 04:40

中国万岁天下第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10

2025-07-27 04:05

讲的非常好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七零后的我

2025-07-27 04:05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730

2025-07-27 00:36

通过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技术,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让反季果蔬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扁担”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