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尼勒克县坚持把大力培育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养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江苏援伊·常州(武进)工作组也通过产业引导资金,帮助当地养殖户提升技术水平、扩大规模,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在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众沁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化鸡舍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鸡舍内,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150万羽蛋鸡在此“安家”,住上了恒温恒湿的“楼房”,一枚枚鸡蛋随着传送带缓缓地输送到捡蛋机上,工人熟练地捡蛋、装盘,打包好的鸡蛋很快会被送往乌鲁木齐北园春、新联、通汇等农贸市场。
全自动化蛋鸡养殖生产线 (刘露 摄)
“鸡舍不仅恒温恒湿,更是集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环控、自动传输、自动集蛋、自动清粪、自动捡蛋等于一体。”合作社负责人党玲介绍,有了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工人们再也不用拎着桶到处喂鸡捡蛋,一个鸡舍3万多羽鸡仅需两个员工。
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尼勒克县众沁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2024年,江苏援伊·常州(武进)工作组的一笔扶持资金,帮助合作社在自动化、智慧化养殖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目前,合作社占地面积50亩,饲养规模稳定在产蛋鸡12万羽,育成鸡5万羽,日产蛋5.8吨。
“合作社成立六年来,土地租金累计100多万,进一步增加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套乌拉斯台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曼别克·居马介绍,合作社建成后带动村民长期就业20余人,每年旺季临时用工400余人次,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难题。
工人熟练地捡蛋、装盘 (刘露 摄)
下一步,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还将持续打造生态养殖品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不断拓展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更多特色养殖项目落地生根,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的效益每年都在增长,去年产值1500万元,今年预计1800万元,明年我们要争取2000万元!”众沁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党玲对未来充满信心。(刘露 布丽恒)
来源:央广网
转发0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