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河区大力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发展高效农业与特色产业,实现蔬菜从一季种植到多季种植的转变,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早春时节,走进临河农场兵团红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化的钢构大棚排列得井然有序。步入智能化温室,一行行辣椒绿意葱茏、枝繁叶茂,翠绿的果实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大棚管护人员李金生介绍说:“这是韩国羊角椒,属于木本植物 ,最高能长到2.3米,这棚辣椒已经采了两茬,将近1万斤,一亩地预计能产4万斤左右。”为了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园区内温室都安装了专门调温的供热管道。内蒙古华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仲永介绍:“供热管道专门用于供热气,在恶劣天气时,插上电就能保持棚温,通过热风机保护植物生长,调节温度。”
兵团红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1143亩,总投资6667万元,分为南北两个区。南区由内蒙古华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400万元,建设了40栋新型钢结构温室,每栋温室长300米、宽13米,占地面积约7亩。北区则由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临农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建设,总占地面积700亩。目前,整个园区已建成195栋日光温室大棚,年蔬菜产量可观,不仅能供应本地市场,还能辐射周边地区。
临农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树宝表示:“我们采取的模式是北区由政府引导,企业运营,企业实行‘投建管用’一体化。从农工手里流转土地,农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同时园区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本地农工在此务工,又多了一份收入来源。”
近年来,临河区积极发展“大棚经济”,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临河区设施农业面积达3.59万亩,以鲜农、八一联丰、四季青、金伯利、浩彤等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园区发展到21个。
来源:临河区农牧和科技局
转发0评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