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平区立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聚焦产业强、环境美、产品优、主体富等综合种养特色与优势,发展综合种养面积5000余亩,积极打造稻蓝龙虾、稻虾麦、稻设施渔业等临平模式,实现稳粮促渔、以渔稳粮、增收增效的综合效益。
进入9月,这几天,临平区塘北村星临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星临农业”)里,工人们陆续走进绿意葱茏的水稻田埂,双手捞起田间的地笼,将一只只硕大肥美、活力十足的蓝龙虾倒入大盆。
稻田边,星临农业负责人佟春光正在查看收网情况。“这些蓝龙虾,个头大的能有二两重。”佟春光满意地说,“这两天集中上市,每亩田至少能出产120斤。”
佟春光介绍说,蓝龙虾稻田饲养模式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大规模试行推广的。去年,在临平区农业农村局的推动下,作为科技示范户的佟春光引入了蓝龙虾虾苗和饲养技术,成为杭州市第一家尝试这一模式的农业基地。在去年试验了50亩的基础上,今年佟春光的“水稻+蓝龙虾”共作田已经拓展至500亩。
共作田里,蓝龙虾的排泄物能让水稻增产;成熟上市后,蓝龙虾的售卖更能成为农户收入的一个“大头”。“蓝龙虾出肉率高,市场批发价每斤大概60元,是普通小龙虾的三倍以上。”佟春光在地头算起了账,“虾苗每尾2元多,育苗时间在3个月左右,算上饲料,每亩地成本大概3000元,而亩产值却在8000元上下。”
更重要的是,营养价值高、品质好、售价贵的蓝龙虾并不“难伺候”。佟春光介绍,蓝龙虾养殖技术难度低,只要保证虾苗成长期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再定期检测稻田水质、投放饲料即可。“这个技术的关键主要在于优质虾苗的繁育。接下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建苗场、育苗种。”
今年,星临农业还为塘北村另外两户农户提供了培育种苗、技术指导和回收帮销等服务,让临平区整体的“水稻+蓝龙虾”共作田超过千亩,预期收益将十分可观。
“创新思变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临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科站负责人介绍,除了“水稻+蓝龙虾”共作模式,目前,临平区还实践成功了“早稻+青虾”轮作模式和“水稻+小龙虾垂钓”农文旅模式,都成为农业绿色发展、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小龙虾的上市期在5月至8月,9月初上市的蓝龙虾正好可以“接档”。而青虾的出产期在每年2月前后,恰好能在冬春时期满足市场需求。如此一来,临平区推广的三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能保证居民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虾的美味。
在今年“五一”假期,沈翔林的杭州飞翔水产专业合作社就曾推出“飞翔龙虾季”活动,60亩的稻虾垂钓农场内每天都要接待2000多名游客前来垂钓、烧烤、露营。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既保障了粮食供应,又能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水产,更能带动养殖户和村民务工增收,农户们的种粮积极性都提高了。”临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科站负责人表示,未来,临平区还将不断打造三虾综合种养模式,同时探索更多新路径,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临平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来源:临平区农业农村局
转发0评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