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秋葵又名羊角菜或羊角豆,分红秋葵和黄秋葵两种,其中以黄秋葵为佳,秋葵原产于印度,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种植较为广泛。因为其具有鲜嫩可口、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健胃保肝强肾、助消化消疲劳等保健功效,具有十分高的经济价值,在国内市场上一直比较受消费者的欢迎。那么,秋葵好吃,好种吗?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黄秋葵在种植品种选择上,国内适合种植“台湾五福”、“美丽五角”、“崎玉五角”、“东京五角”等品种(五角品种子室数和种子数较多、肉质口感相对较好)。
1、光照条件:黄秋葵对光照长度需求量不大,但充足的光照条件,能够很好的促进苗株生长、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同时具有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2、生理特性:黄秋葵耐旱不耐涝、耐热不耐寒,它的主根扎土较深、侧根发达,具有很强吸肥吸水能力,发芽和生长温度要求在25-30度,开花结果温度要求在26-28度,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3、地块条件:黄秋葵不适合重茬种植,也忌与果蔬类或棉花等前茬作物连种,否则容易发生根线虫;秋葵对土壤要求质量不高,但土层肥沃深厚、保水保肥保墒能力强、通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土壤或沙土壤最适合生长,适合与根菜类、叶菜类作物前茬作物连种。
4、养分需求:黄秋葵施肥管理上,应当遵循前期氮肥为主、中后期磷钾肥为主的原则。
1、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当对种植地进行30厘米的深翻耕,并晒墒2周左右,同时结合土地翻耕每亩均匀施入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做基肥;
2、在种植前,结合耙地整地每亩施入25-35公斤三素复合肥,然后开沟做成高宽深为1.2米X30厘米X25厘米的高畦,及便于后期的种收管理,又能起到很好的排水排涝问题。
1、种植时间:黄秋葵春夏两季都可种植,但是以春季种植最为广泛,地温达到15度以上皆可种植。春季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4月间,夏季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6月间;采用苗床育苗播种方式的地块,可以提前20天进行栽种。
2、种植方式:黄秋葵在种植方式上一般以露地栽种为主,早播地块多选择拱棚或覆膜栽种方式。
3、种子处理:黄秋葵种子壳较硬,为了提高发芽出苗率,可以在播种前对种子用25-30度的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捞出放置25-30度环境下催芽1-2天,待大部分种子露白时便可播种使用。
4、播种方法:一般每亩地播种量大约为1-1.2公斤,每穴播种量为3粒种,播种深度2-3厘米。播种时先浇水后播种,播种后并覆盖上一层1.5-2厘米的细薄土。
1、发芽:黄秋葵播种后,在温室25-30度的环境下一般3-5天即可发芽出土,露天播种地块一般则需要5-7天发芽出土,覆膜地块发芽时间可早2-3天。
2、间苗:在黄秋葵幼苗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疏除弱、病、残苗,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保留2株壮苗即可。
3、定苗:在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或者苗龄达到25天左右时,即可进行移植定苗,栽种密度每亩2500-3000株、株行距40厘米X50厘米,每穴1株壮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移栽时要提前浇透水,并采取带土移栽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保护根系,提高栽种成活率。
1、中耕:幼苗出土或定植后,可以每隔10天进行中耕除草1次,连续进行两次,能够起到疏松土壤、促进幼苗缓苗和生长的作用。在秋葵进入花果期时,也应当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浇水和培土,以防土壤板结、杂草旺长以及防治倒伏。
2、追肥:第一次追肥可以在秋葵定苗或缓苗后,可以每亩沟施15公斤三素复合肥+适量磷钾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和坐果发育;第二次追肥可以在进入果实采摘期进行,每亩追施6-10公斤三素复合肥,以补充消耗的养分,预防苗株出现早衰。注意,追肥后应当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此外,开花结果期如果苗株出现养分不足情况,也应当适当进行追肥。
3、浇水:秋葵种植需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可以根据地情和苗情灵活掌握浇水时机,浇水时要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在苗期时,可以早晚进行喷水补水,在秋葵果实发育和成熟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而此时正处夏季高温时,应当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进行浇水,以防水分高温伤根。
4、摘心去叶:在秋葵采收嫩果后,应当摘除果下各节上的老叶、黄叶,并及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促进侧枝萌发达到多结果实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和提高园内通透性,促进果实饱满发育和提高留种质量。
转发0评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