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玉米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营养价值丰富, 同时富含胡萝卜素、烟酸等。在全球各地玉米的种植很普遍, 现代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 具备相对完备的种植体系, 所以, 目前主要将玉米种植的重心放在提高产量上。
而提高玉米产量还有很多限制条件, 笔者将着重阐述玉米种植的注意事项, 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措施
(1) 选地与整地
玉米虽然植株高大, 抗逆性也较强, 但具有水肥需要量大且不耐涝的特点。因此, 种植玉米最好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能良好的肥沃土壤。砂质土虽然通透性好, 但肥力差、水肥保蓄能力弱;黏土则通气性不好, 整地质量差, 不易耕作。理想的土壤是沙质土壤。
(2)除草
除草主要依赖于除草剂的使用。对于出苗前的除草剂一般用乙草胺和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混合配比, 对玉米地均匀喷施;对于出苗后的除草剂可以选用烟嘧磺隆悬浮剂和辛酰溴苯腈乳油混合配比, 控制好药剂量, 均匀喷洒即可。

(3)施肥
施肥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涉及玉米地本身的土壤肥力、玉米的品种特性、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类型的肥料、施肥时的天气条件和施肥量等。通过对土壤的检测和对幼苗的观察, 控制养分配比, 最大限度地增加利用率, 提高产量。
(4)及时去除分蘖
玉米会长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在拔节前受水分、养分、品种等影响, 会长出部分无效分蘖, 这些无效分蘖会争夺养分和水分, 长势甚旺, 需要尽早去除, 避免影响产量。
(5)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 幼苗生长期多数处于高温条件, 很可能缺少水分, 灌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根据降水量、温度、土壤含水量等, 通过合理的设施进行灌溉, 促进玉米苗的生长, 应该按照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时期开展科学合理的灌溉。
结语
在玉米达到成熟期后, 需要及时收获。对于玉米成熟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玉米籽粒的剥离层组织会变黑, 基部出现了黑层;二是籽粒的乳线会消失, 玉米成熟期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在授粉之后至成熟之前, 适当晚收能够提高产量, 但早收或晚收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适时收获成熟玉米能够及时止损、提高产量、增加品质, 最佳的收割时间随气候温度的变化有所不同,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