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西南南片区2025年大春马铃薯现场考察暨科技培训会议在丽江市举行。会议期间,业界专家、行业代表交流引进新思想、新技术,发挥高原比较优势,共谋马铃薯产业发展之路,助力乡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市、云南省曲靖市、昭通市、丽江市西南南片区5个试验站团队成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丽江综合试验站示范县相关人员和部分马铃薯生产和经销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分马铃薯基地现场考察和专题技术培训两阶段进行。当天上午,参会人员先后来到丽江市农业科学所太安科研创新基地、马铃薯优质种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马铃薯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及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团山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地观摩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应用与联合试验成果,详细了解集成技术和优良品种长势情况。在下午的专题技术培训环节,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分别围绕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和主要育种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研究现状、云南马铃薯周年生产与绿色高效栽培、马铃薯产业经济分析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培训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南片区负责人展康表示:“此次会议通过展示国家技术体系的品种筛选、集成技术试验成果,有助于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服务产业发展。同时,邀请国家体系的岗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为西南南片区马铃薯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致力于联合攻关产业核心技术,提供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该体系由1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35个综合试验站组成。
近年来,丽江市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等主导产业,持续提升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2024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6.63万亩,鲜薯总产量72.42万吨,产值近7.10亿元,惠及农户近13万户、50万人口。到2030年,力争实现年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来源: 云南网
转发0评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