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到了生长后期,主要是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基本停滞,玉米叶片制造的光合营养,根系吸收来的营养,基本上全部都分配给玉米籽粒生长,灌浆沉淀,蜡熟,然后进入完熟期,才可以收获到产量较高的玉米。玉米生长的后期,根系也进入老化阶段,活跃度降低,吸收肥水的能力大不如中前期,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玉米抗病害的能力降低,玉米锈病,玉米大小叶斑病等病害都会蠢蠢欲动,等待适宜的时机进行侵染繁殖,在玉米生长的后期也分得一杯羹,留下后代。
玉米中后期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就是锈病,会随着潮湿度增大,气温还适宜,若是不加防治,就会有明显地迅速有大面积爆发。在实际防治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有相当部分的玉米田,由于后期防治不及时,遇到连续阴雨天多,被锈病所俘获,整棵植株上,从上至下全部布满了铁锈色粉末,更有甚者,玉米叶片已经没有一点绿色,这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玉米感染锈病减产倒也罢了,就有不少的朋友担心起来,玉米感染锈病那么重,到下茬种植小麦,会不会也会再次感染锈病呢?
锈病病菌属于真菌病害,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孢子可以顺气流传播,锈病病菌是可以附着在定残体上越冬的,已经发生锈病的玉米田,通过秸秆还田之后,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会对下一年的玉米再次感染锈病,埋下了隐患。
小麦在我国属于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符合一年两茬种植的地区,上茬种植玉米,下茬一般选择种植小麦都比较多,也有许多地方选择种植大蒜等其他农作物。大家都知道小麦也会感染锈病,小麦上的锈病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条锈病,一种是秆锈病,还有一种是叶锈病,这是三种不同的病菌,在农村俗称黄疸病,小麦秆锈病的变种,除了侵染小麦之外,还可以侵染其他的禾本科植物,也是可以侵染玉米的,小麦条锈病只危害小麦,小麦叶锈病侵染其他作物的能力也不强。
发生玉米锈病的地块上种植小麦,如果管理得好,基本上能控制住小麦锈病的发生,玉米,小麦之所以会感染锈病,主要就是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早期氮肥过多引起徒长等一些原因造成的。在玉米田下茬种植冬小麦,防止小麦徒长,平衡小麦施肥,让小麦生长得健壮,到小麦中后期发生锈病的概率就会降低,锈病发生的越晚,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越小。小麦锈病一旦发生的比较早,轻则造成10���的减产,严重者,小麦秕粒增多,直接减产能达到50���。经实验证明,在玉米田发生锈病比较严重的地块,继续种植冬小麦,只要是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平衡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入,注重中后期的用药防治,这样种植的冬小麦很少有锈病危害。不加预防的小麦田,一旦外界温湿度适宜锈病病菌萌发的条件,就有可能引起小麦锈病的大爆发,造成减产。
防治小麦锈病,首先应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适期播种,保持符合这一个小麦品种的种植密度。做好浇水与排涝的准备,不能让小麦田湿度过大。
小麦采用种衣剂拌种包衣,用于小麦防治锈病的种衣剂有多种,常用的有三唑类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比较好,比如含有三唑酮,三唑醇,腈菌唑,烯唑醇,丙环唑等杀菌剂的种衣剂皆可。
年后的小麦管理一喷三防,应注重实施,根据当地发布的预报,及时地喷洒相应的农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就是将冬小麦种植在大量发生过锈病的玉米田里,小麦也不容易爆发锈病。
转发0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