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剪生花 张锐利剪刀下的美学密码

甘农云

2025-05-15 05:5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谈笑风声间,张锐利握着精巧剪刀和红纸的手指上下翻飞,一朵艳丽的牡丹,一双飞舞的蝴蝶,一只灵动的兔子,竞相从剪刀下跳了出来,活灵活现,令人叹服。

1970年出生的张锐利原本有一个清丽明媚的闺名,由于对于剪纸的无比热爱,她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锐利”,意为锋利无比,锐不可当。而张锐利的这段逐梦之旅,也变得蜿蜒曲折起来。

张锐利的母亲个性强,能干且心灵手巧,绣鞋垫、蒸花馍、剪窗花、做纸活,这些都是张锐利最初的艺术启蒙,也让她从骨子里爱了上画画。

高中时期的张锐利想报考美院,她还四处向农村的画匠拜师学艺,老师说:“报考美院的考生就像牛身上的毛,考上的就是两个牛犄角。”意指难度很高。虽说高中毕业后再未深造,四处奔波,但她心头对绘画的热爱从未曾熄灭。

高中毕业后的张锐利曾当过代课老师,外出在屏风厂打过工。她找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九十年代盛行玻璃匾,张锐利和丈夫便开了一个小店,以卖玻璃匾为生。张锐利很好学,为了画出满意的作品,张锐利总是“偷艺”,她去到别人那里仔细观察,那时经济拮据,没有钱缴学费,也没有相机,没有手机,就全凭用眼睛看,用心去记,回来后再把心里记的东西照猫画虎画出来。久而久之,张锐利的玻璃匾越画越好,生意也逐渐兴旺起来。

2002年,第一届庆阳香包文化节举办,这也成为张锐利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在香包节上,她第一次见到剪纸,被这种古朴神奇的艺术魅力深深折服。转眼间到了2005年香包节,张锐利在转香包展厅时看到剪纸艺术大师金香莲正在向观众演示剪纸,时年60多岁的金老师用剪刀剪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样,张锐利细细端详,久久挪不动脚步,也点燃了她心中的激情。时间长了,金香莲发现了张锐利,她和霭地问张锐利:“你想剪纸吗?你想学我可以教你!”这一句轻轻的承诺对于张锐利来说重若千钧,从此她一头扎进剪纸的世界里不放弃。

在学习提高上,张锐利对自己有一股子狠劲。《黄土女女》拍摄时,需要一名剪纸手替演员,张锐利被选中,为了达到最佳拍摄效果,她回家手洗了几大盆衣服,洗衣粉水把手泡得白白嫩嫩,再涂上护手霜保护,最终她的手部特写镜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样,面对自己热爱的剪纸,张锐利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

“要想有出息就要低下头,不懂就不懂,要不耻下问。”母亲的话点醒了张锐利。她一方面寻找协会组织,向圈内人士靠拢,争取机会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认真听,认真记。回来后再进行分析总结,她深知只有靠剪纸作品来说话,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在磨炼自己剪纸技艺的同时,她还思考展厅如何布置,如何将庆阳文化通过作品展示出来。张锐利了解到,庆阳剪纸是陇东黄土高原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大气简练、原始古拙等鲜明的艺术特点,兼具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并于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庆阳人,她心里满满都是自豪感,她结合生活实际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厚重庆阳文化元素的剪纸作品。这些剪纸有庆阳传统民居、庆阳民俗风俗、人物动物、生活场景、花卉树木,皆源于生活、讲究情趣,风格鲜明,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寄托了美好的希望,不仅是庆阳民俗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展示,更蕴藏着直率、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深得人们喜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张锐利终于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有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并倡导成立庆阳剪纸艺委会。她在潜心研习剪纸技艺的同时,开始义务办班教学。刚开始她只在寒暑假带了几名15岁的聋哑学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张锐利让他们免费住宿,自己带食材做饭,只为让他们安心学习。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掌握剪纸技艺,张锐利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一个对称图案她带着孩子们往往要练习十几遍,由于有过代课老师的经历,张锐利的板书功底很好,她引导孩子们通过眼睛观察,孩子们进步很快,并在学校的艺术比赛中取得了名次,学校校长了解到情况后,特意聘请张锐利为学校孩子们进行授课。

得到肯定,张锐利信心大增。她一方面认真授课,带领学员们积极备战各类赛事,先后带队参加甘肃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全国大赛,获得全国第六名。荣誉的背后,是张锐利付出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为了备赛,她将一日三餐改为两餐,只为节省出时间,她亲自为参赛学员购置了剪纸工具,手把手地进行教授指导。

2011年,也是张锐利人生的高光时刻。她先后代表甘肃省文化厅赴法国、埃及等国家进行非遗剪纸文化展演活动。部分作品被各类博物馆、民俗专家收藏。她的眼界更加开阔,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她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认为作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庆阳剪纸知名度高,如何体现出庆阳的特点和风味,是张锐利常常在思考的问题。

起初,张锐利学习剪纸时,周围的人并不看好,有好心人还奉劝她:“这个营生既不赚钱,也不能糊口,你可要想好。”但张锐利不为所动,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把这条路走好。不仅自己要走好,还要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幸福之路,张锐利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艺术永无止境,张锐利创作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剪纸专业展览,获金奖11次、银奖16次、铜奖30余次。在潜心剪纸的基础上,张锐利还从庆阳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布贴工艺中获得创作灵感,着眼日常生活,就地取材,创作布贴画。

在吃穿用度上,张锐利并不做过多讲究,但对于剪纸,她从不吝投入。她学会了制作PPT、学会说普通话、学会把自己的想法转为教学,她先后在陇东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庆阳市老年大学等学校开展剪纸教学,成为宣传庆阳剪纸的重要窗口之一。“剪纸要有锯齿纹,不然就没有剪纸的味道。”只见张锐利在黑板上用粉笔丝滑地画出一只公鸡,又在翅膀和鸡冠部位画出了锯齿纹,剪纸艺术特有的憨态与古朴便呼之欲出了。

张锐利说,自己是只是一名手艺人,但是要想将这门具有年代感,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成为合格的非遗传承人,还需要做得更多。要学会教授别人,带动别人,更要尽力帮助别人。环县庄子峁生态庄园初建成时,张锐利去参观,发现装饰性布置很少,回来后她立马拿出130多幅剪纸作品捐了出去。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张锐利对自己要求更高,更加执着与勤奋,她多方面提升自我素养,出去体验生活采风,参加各类座谈培训会议,分析市场现状,只为将剪纸艺术发扬广大尽自己的力量。凭借一把小巧的剪刀,张锐利剪出了美好人生,她也希望将这种美好带给更多的人。

来源:西峰融媒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7

农友6136

2025-05-16 07:37

好好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村生产技术

2025-05-15 15:04

6669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903

2025-05-15 10:18

认真学习共同分享乡村传承文化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73

2025-05-15 08:45

谈笑风声间,张锐利握着精巧剪刀和红纸的手指上下翻飞,一朵艳丽的牡丹,一双飞舞的蝴蝶,一只灵动的兔子,竞相从剪刀下跳了出来,活灵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沿塘村农

2025-05-15 08:04

传承传统文化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634

2025-05-15 06:54

剪刀下的美学密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810

2025-05-15 06:10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