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农云
2025-11-28 14:54
一枚党徽·一根拐杖·一个车间:此路恒为乡亲编织“不离乡”的幸福之路
原标题:一枚党徽·一根拐杖·一个车间:此路恒为乡亲编织“不离乡”的幸福之路 全国自强模范、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共产党员此路恒,虽因小儿麻痹症致下肢重度残疾,却以“自力”为魂、以拐棍为杖,在党建引领下闯出一条民族文化传承与群众增收致富并行的道路。他不仅让傈僳族非遗服饰走向世界,更带动50
滇农云
2025-11-28 14:54
非遗薪传,赋能乡土——姐那乡景颇文化能人集中“充电”
原标题:非遗薪传,赋能乡土——姐那乡景颇文化能人集中“充电” 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11月26日,由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德宏州文化馆(州非遗中心)与姐那乡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瑙斋瓦与景颇族目瑙纵歌暨乡土文化能人培训”在姐
滇农云
2025-11-28 14:53
弥渡文盛街冬日“村晚”唱响振兴曲
11月18日,弥渡县密祉镇文盛街歌声飞扬,一场以“文化赋能启新程,携手奋进十五五”为主题的冬季“村晚”在这里热闹开演。 本次“村晚”由弥渡县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密祉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永和村委会与县文化馆共同承办。活动以“农民唱主角”为核心,充分展现文盛街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滇农云
2025-11-28 14:52
鹤庆县金墩乡:小作坊“拉”出致富线,白米饭“变”成黄金丝
原标题:鹤庆县金墩乡:小作坊“拉”出致富线,白米饭“变”成黄金丝 “我是土生土长的鹤庆甸南人,从小就泡在自家米线饵丝加工厂里,蒸米飘香满院,奶奶揉饵块的模样,是我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家里这门生意已经做30多年,老顾客认的就是这口老味道。”鹤庆县化龙丽丽米线饵丝加工厂负责人张丽笑着说道。
滇农云
2025-11-28 14:50
富宁穴场村:沪滇协作边寨“美丽蝶变”
走进富宁县田蓬镇龙哈村委会穴场村,统一改造的民房外立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平整宽阔的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崭新的凉亭、生动的文化墙、宽敞的活动广场与醒目的村标识相映成趣。这个新建成的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正悄然改变着这个边境村寨的面貌。 “以前我们村条件不太好,路是比较烂的,整齐的墙面也没有。”龙
滇农云
2025-11-28 14:50
红河州稻虾综合种养项目测产验收
近日,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大屯街道戴家庄社区,州渔业管理站牵头对稻虾综合种养项目的红螯螯虾进行测产验收。经严密测产,当地红螯螯虾平均个体66克、体长11.35厘米,最大个体125克、体长13.4厘米。 测产中,技术人员随机选取田块捕获红螯螯虾,详细记录总产量、样本数量、平均规格、测
滇农云
2025-11-28 14:47
绿春:林下草果红 农户笑开颜
眼下正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草果集中采收期。从空中俯瞰,连绵的草果林顺着山势铺展,翠绿的叶片层层叠叠,像撑开的巨大绿伞。叶片掩映间,一串串红如玛瑙的草果格外惹眼,空气里弥漫着特有辛香。 依托“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绿春县近年来持续做好“山”字文章,大力
滇农云
2025-11-28 14:46
屏边:法治护航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为推动法治精神扎根乡土、浸润民心,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近年来从立法保障、文化浸润、民生服务三个维度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屏边县积极探索立法创新,出台全国首部乡风文明单行条例《屏边苗族自治县乡风文明促进条例》,将
滇农云
2025-11-28 14:46
永仁:构筑交通网络 激活发展引擎
原标题:【“十四五”答卷】永仁:构筑交通网络 激活发展引擎 “十四五”以来,永仁县坚持以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目标,全力攻坚瓶颈制约,聚力提升服务品质,推动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畅通赋能”的历史性跨越,为永仁县融入滇中、联动川滇、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
滇农云
2025-11-28 14:45
沙桥镇: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
原标题:沙桥镇: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 滇西群山深处,沙桥镇的红色印记如星辰闪耀。这里既是红军长征途经的热血土地,也是滇缅公路抗战记忆的承载地,更是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沃土。近年来,沙桥镇深挖红色资源、创新传承载体、推动文旅融合,让“红色凤山 乡愁沙桥”的文化名片愈发鲜亮,让红
滇农云
2025-11-28 14:44
党建红赋能生态绿——双江岔箐村嬗变“茶之骄子”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岔箐村是一片被云雾宠爱的秘境之地,这里海拔1800-2700米,年均降水量2200毫米,气温均在15.5℃,大自然“精心”滋养出岔箐古茶园这一“仙人山脚下的秘境茶仓”。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岩羊街”的热闹集市,也是“北冰岛南岔箐”的传奇之地。
滇农云
2025-11-28 14:43
思茅区思茅港镇:沃野冬忙正当时 多元增收辟新径
原标题:思茅区思茅港镇:沃野冬忙正当时 多元增收辟新径 秋粮颗粒归仓,田野复归平整。随着最后一季丰收的谷物入库收储,思茅区思茅港镇掀起了冬农作物种植的热潮。通过积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冬闲时节的土地资源与农田余肥,扎实推进“菜篮子”与“钱袋子”工程,切实丰富群众日常生活,助力增收致富。 立足
滇农云
2025-11-28 14:42
景东柑橘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近年来,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依托适宜气候与土壤条件,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如今种植规模稳步扩大,品种持续优化,已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格局,成为助农增收的重点产业。 初冬时节,景东县龙街乡小龙街村硕果盈枝,漫山柑橘挂满枝头,黄澄澄的果实压弯枝丫,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果
滇农云
2025-11-28 14:40
彝良:林下天麻多点开花 特色产业铺就振兴路
原标题:彝良:林下天麻多点开花 特色产业铺就振兴路 初冬时节,乌蒙山脉层林尽染。彝良县荞山镇官房村的林下天麻基地里,村民们穿梭在林地中,手持小铲小心翼翼地扒开腐殖土,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天麻便破土而出。拨开附着在表面的泥土,薯块般的天麻在阳光下泛着半透明的光泽。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布局,从
滇农云
2025-11-28 14:39
易门县:“头雁”赴京学技术 乡村振兴谱新篇
近日,玉溪市易门县遴选1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优秀农业带头人赴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参训。“头雁”们带着田间地头的实践难题求学,怀揣产业兴旺的发展蓝图归来,为易门县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培训采取累计1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
滇农云
2025-11-28 14:37
田埂上“充电” 易门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近日,玉溪市易门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培训班圆满落幕。来自易门各地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共52名学员,历经5天的“理论+实践+赋能”系统化培育,带着政策红利、技术干货和发展新思路重返田间地头,为保障粮油安全、推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助力乡村
滇农云
2025-11-28 14:34
华宁:用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筑牢“水脉”护良田
近期,玉溪市华宁县抢抓冬春施工黄金期,以“保灌溉、防内涝、强基础、惠民生”为核心,聚焦供水保障、农田灌溉、工程提质发力,以实干举措为冬春城乡供水、农田灌溉筑牢发展“水屏障”。 在华宁县白龙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地,工人们正在对溢洪道尾水段进行钢筋砼浇筑,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白龙河水库是一
滇农云
2025-11-28 14:33
富良棚乡发展番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富良棚乡发展番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峨山县富良棚乡迭舍莫村,工人在收购点包装番茄,准备发往东北销售。近年来,富良棚乡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番茄作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今年番茄种植面积达6500亩,预计产值超1.5亿元。目前,该乡种植的番茄已从地方特色农产品升级为畅
滇农云
2025-11-28 14:32
新平:科技赋能“橙”就亿元产业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层峦叠嶂间,金黄的冰糖橙是秋日风物,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智慧结晶。一项跨越千米海拔的科学研究,正为这颗“黄金果”绘制精准的“生长地图”,引领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日前,由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和玉溪市农科院组织的专家组在新平县戛洒镇完成了一次特别的“橙子品
滇农云
2025-11-28 14:32
宣威市西宁四小举行第六届体育节活动
原标题:宣威市西宁四小举行第六届体育节活动 11月25日,宣威市西宁四小以“活力少年,悦动校园——阳光体育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近3000名师生参与,51支代表队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围绕多项体育赛事展开激烈角逐,共同演绎运动的激情与活力。 西宁四小始终秉持